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最公认的千古一帝排名
“千古一帝”是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后人用以代指历史上文治武功皆有出色建树的帝王。那么,中国历史上都哪个皇帝可称“千古一帝”呢?我们从中国五千年帝王中列出十位,大家认为这十位是否堪当“千古一帝”?以年代为序排位。
10、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三次亲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发展经济,开创康熙盛世。他是满清定都北京后,唯一一位三次御驾亲征皇帝,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9、永乐帝。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为燕王时,两次率师北征,史称“燕王扫北”,称帝后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武力威震世界,使大明“万国来朝”,《明史》评:“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8、明高帝。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推翻蒙元,恢复汉族统治。他智勇双全,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明朝文学家李贽在《续藏书》中评价:“臣李贽曰: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
7、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元太祖,元朝的奠基者,世界杰出军事家。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为忽必烈建立多民族大一统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忽必烈追尊其为元太祖,谥号“圣武皇帝”。
6、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武功卓绝,勇力非凡,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实现中国大部分地区统一。在位期间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燕云十六州,完成中原统一。去世后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后人将他与唐太宗并称为“唐宗宋祖”。
5、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为秦王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为建立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继位后对内以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被各民族尊为“天可汗”,去世后庙号太宗,初谥文皇帝,俗称“唐文帝”,唐高宗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再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明朝王志坚在《读史商语·卷三》中评价:“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4、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为晋王时,率军南下灭南陈。在位期间修世界最长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改度量衡依古式。亲征吐谷浑、三次亲征高句丽。文武双全,好战善诗。只因南征北伐、开疆拓土用力过猛,被冠以“暴君”之名,但他却为唐朝征服四夷打下了基础。
3、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文治武功,两汉为最。在位期间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开创了汉武盛世,开辟了丝绸之路,建立称雄世界的大汉帝国,去世后谥号孝武皇帝,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
2、秦始皇。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事战国战乱,实现中国第一次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故自称“始皇帝”。在位期间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奠定了中国大统一的政治格局,明朝文学家李贽在《藏书·世纪列传总目》中评价秦始皇:“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但秦始皇一直被黑成“暴君”,黑了两千年。
1、帝辛。子受,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祭名“帝辛”,周朝为其上谥为“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继位后扩张领土,攻打东夷诸部,把中国疆域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周武王趁帝辛东征元气大伤之机举兵,一举灭商。中华神州的统一,自帝辛开始,故郭沫若说:“统一神州肇此人。”其功并不次于秦始皇。可周朝建立后,为了维护周朝正统,对帝辛一味抹黑,一直黑了三千年。直到近代,毛才给出了客观评价:“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现代史学专家也给帝辛正名,称西伯昌是奸臣,微子、箕子、比干是内奸,周武王是造反,趁虚而入夺天下。帝辛是神州统一的缔造者,专家称其为“千古一帝”。
历史朝代千古一帝排名第一为什么是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更号为“皇帝”,史称“秦始皇”。同时,秦始皇还为自己的后人做好了规划,他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始皇期望大秦江山千秋万代的梦想却并没有实现,在他去世仅三年后,秦朝就被推翻了,从统一到灭亡前后还不足15年时间。image.png造成秦朝短命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是秦二世昏聩无能,有人认为是赵高专权擅势。然而说一千道一万,秦始皇在位期间推行的诸多不合理政策制度早已惹得民怨沸腾,所以秦始皇才应该是秦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人,而秦二世、赵高等人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打下了江山,又葬送了江山,为什么他会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他有哪些贡献呢?秦始皇的第一项贡献是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诸侯混战的格局。在秦朝以前,人们观念中只有秦人、楚人、赵人等区域观念。秦荡平六国后,大家才逐渐形成同是中国人的共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天下,而是任由战国群雄继续无止尽的征战,那么中国或有可能变成像欧洲那样列国林立。因此,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帝王有十余位,但谁统一天下的意义也无法跟秦始皇相提并论。仅凭这一项,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称号就当之无愧。
秦始皇的第二项贡献是实施了郡县制。古代交通、信息不便,对国家边远地区的管理很困难,所以将边陲之地分封给宗室、功臣,让他们以诸侯国的形式代国君治理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然而,无论宗室还是功臣,他们与国君的关系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疏远,最后反会形成像春秋战国那样本末倒置的局面,国家也因此分崩离析。所以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废分封,改郡县,将整个国家都置于中央朝廷的管控之下,这便是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行事风格,其源头便是从秦朝时期开始的。
秦始皇的第三项贡献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轮间距都不相同,由此造成了许多麻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他下令将这些方面全部改为同样的标准,实现全国文字、货币、度量衡、车道无障碍互通。除了标准统一外,每一项都在原有基础上做出了改进。以书写为例,秦朝的文字比秦国时期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书写效率因此大大提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等举措不仅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在天下大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统一标准的意义在欧洲要直到2000多年后的十八世纪初期才被人们所意识到,这也是欧洲没能像中国那样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三项对中国产生极深远影响的贡献外,秦始皇还给后世的帝王们留下了一个宝贵的教训。秦以商鞅之法立国,严刑苛政执行了一百多年,效果有目共睹。然而秦统一天下后,帝国的疆域、人文、地理、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原来在秦地很有效的办法,放到其他地方就玩不转了。然而,秦始皇在这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而是将商鞅的那一套复制到全国。结果导致本已疲弱不堪的百姓在好不容易等到战争结束后,又要面临无穷无尽的苛政盘剥。最终,忍无可忍的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一统天下仅十多年的秦王朝就这样走到了历史的终点。后来的那些王朝都吸取秦亡的教训,在天下初定之时无一例外选择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虽然不同朝代的国祚长短亦不相同,但再也没哪个王朝像秦朝那样仅存续15年就灭亡。这也算是秦始皇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