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又假借神意制定法典,将各种姓的社会地位,权利与义务、生活方式等都作了规定。婆罗是不可侵犯的人,世界的一切属于他们,有权要求得到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刹帝利拥有军政大权,但它低于婆罗门;一个100多岁的刹帝利与一个10多岁的婆罗门讲话,要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尊敬。吠舍有义务交纳国税和施舍,供养前两个种姓。首陀罗的职业,只能做奴仆和雇工,做所谓“下贱的劳动”;如果他们打伤了上级种姓的人,动脚砍脚,动手斩手,骂人割舌:如果是侮辱的婆罗门,就用十指长的钉子烧红刺入口中,向耳朵灌注烧开的油;根本无权参与婆罗门教的宗教活动。各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变,禁止不同种姓之间通婚,力图永远确保前两等级的特权地位。
由此可见,前两个种姓是压迫剥削阶级,后两个种姓是被压迫剥削阶级。古代亚非诸国,由于农村公社长期保存,村社内部社会分工,都形成过种姓制度,在印度则通过宗教编造了理论根据,又以国家政权的法律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所以最为典型。
处于四个等级之外的,还有一大批“不可接触者”,就是所谓“贱民”。“贱民”只能做洗衣,清扫垃圾,掏粪等所谓“不洁”的工作。摩奴法典规定:“贱民住所必须在村外,穿死人穿过的衣服,用破烂的食具,以黑铁做装饰品,过游徙的生活”。贱民是受苦最深的一个社会阶层,千百年来,印度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利用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至今印度还有上千万贱民仍在遭受压迫和歧视。
公元前六世纪以前,印度的奴隶制小国林立。婆罗门教是统治各国人民的思想武器,婆罗门祭司专横跋扈,左右朝政。
到公元前六至四世纪,印度处于政治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各种姓的分化;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家兴起,城邦由分立逐渐走向统一;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城乡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在这样的形势下,一方面是吠舍等级中分化出来富商,恃其才力雄厚,挤身于统治阶级的行列;刹帝利等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使这一等;级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是大批吠舍日益贫困,甚至出生于高级种姓的人,也因贫富分化而不得不从事他们过去所看不起的低级种姓的农、牧、商业。
至于首陀罗的处境更加恶化,不满现状。在此巨大社会变革时代,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发生了动摇。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那些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各个宗教、哲学派别、被称为“外道异说”的有“六十师,六十二见解或九十六种外道。各派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婆罗门教及其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上,最主要的哲学派别有六大师中的顺世哲学,而最主要的宗教派别是佛教。
顺世哲学反对婆罗门教的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学说,批判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他们提出‘从婆罗门到贱民,血管的血都是红的,人类是生而平等的。”揭露婆罗门自相矛盾的言行。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佛教是代表新兴的刹帝利和上层吠舍的利益。佛教的创立者,相传是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483年),他与我国孔子(公元前551——497年)是同时代的人,不过他比孔子大12岁并先死四年。他诞生于迦毗罗卫(今尼泊尔的鲁明台)部落首领释迦族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是后来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据说他29岁那年离别双亲、妻儿,出家修行,苦修七年,35岁成“佛”。“佛”即“佛陀”,意思是“觉悟者”。他成佛后,游方传道,80岁入涅槃(逝世)。
佛教为了打击婆罗门教的种姓说教,提出了新创世说。佛教宣称人类是由飞行在光音天的众生下到地面而发展起来的,人们占有田产后,有的盗窃他人田里的禾苗,出现了诉讼纠纷,于是“立一人为主”依法治理人民,大家都拿出粮食来供养他,这样就产生了刹帝利;继刹帝利之后,才是其他种姓。这一理论把刹帝利的地位提到首位,确立了臣民与国王的赋税剥削关系。
佛教认为众生来自光音天,主张灵魂平等,不需要婆罗门的指引,可以自我修行,得到解脱,达到涅槃。这一理论是在现实生活不可能平等的奴隶社会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压迫种姓的愿望,因而得到了人们的支持,使佛教能够广泛传播。
据佛教文献记载,犍陀罗国等级关系有新的变化,说主奴关系可以改变,有的先为主人后为奴隶;有的先为奴隶后为主人,这就沉重地打击了婆罗门贵族反动种姓血统论。
后来佛教又被定为国教,有助于消除各地对部落神和地方神的崇拜,有利于古印度政治上的统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进步意义。所以恩格斯称佛教是“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的时代里的新兴的宗教学说。
但是佛教是为刹帝利为首的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它也吸收了婆罗门教灵魂转移,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学说注入自己的教义,提出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欲望;绝灭欲爱,才能达到不生不死的极乐境界;为此要人们修行,遵守释迦牟尼为教徒制定的各种戒律。佛教以人生多苦观作出发点,提出了一整套佛教理论,这种宗教的苦难,其实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它以宗教苦难掩盖了现实社会苦难。把人们眼前的痛苦归咎于他们自己前世的报应。它以脱苦为目的,却劝人接受现实苦难,以修行求得个人解脱,这样必然起着瓦解革命斗志,冲淡、否定阶级斗争,成为奴隶主阶级巩固统治的工具。
至于“众生平等”,在不平等的社会,这纯属谎言,所以它对劳动者只能是“装饰在锁链止的那些虚幻的花朵,”然而那些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则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他们恶贯满盈之后,还可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安慰。摩揭陀国的统治者,一方面对人民横施严刑苛法,穷兵黩武,东征西讨;另一方面又定佛教为国教,以虔诚的佛教徒自居,伪装佛陀之心,组织教徒集会,编篡佛教经典。所以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成为麻醉人民的鸦片烟。
早期佛教着重伦理教诲,要求人们接受释迦牟尼阐发的人类道德原则,为人们树立的行为标准和处世方法,不崇拜偶像。主张佛陀指路,众生修行自救,不是人人皆能成佛。到公元一世纪,佛教受婆罗门教的影响日益加深,宣传佛陀神化,又创造了修道成佛之后,再来普渡众生的“菩萨”。认为只要虔诚信仰,崇拜菩萨偶像,众生皆能成佛。佛教这样廉价地给信徒出售享受天国幸福的门票,信徒越来越多,于是“对亡师的尊敬,变成了对后佛的崇拜”。这个新的教派使信徒修行事半功倍、气派大,乘的是大车,走的是大道,故称大乘教;贬抑早期佛教为小乘教。
佛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广泛传播,传遍了东南亚、中亚和东亚,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大乘教和小乘教都曾传入中国,其中大乘教在我国西藏和蒙古发展为喇嘛教。东南亚主要信仰小乘教。在印度,从八世纪以后,佛教受到婆罗门教的变种印度教的排斥,到十三世纪,佛教在它的诞生地几乎完全消失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