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科培训存问题 家长需谨慎

日期:2023-04-28 11:40:52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高校真的如培训机构广告所说,对棋类特长生提供加分,保送政策了吗?

根据《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有关加分的规定中并没有棋类特长生。《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简称《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不得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结果与大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

至于《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中提到的棋类招生,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管理办法中提到的棋类招生属于高校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是竞技体育专业招生,其专业是“竞技体育”,不是普通专业,和艺考是一个道理。

其次,这类考试是单独进行的,包括文化课考试,和普通高考不能相比,也不能直接比较,换句话说不存在“降分录取”之说。

再次,这类招生和“高水平运动员”也不同。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校根据本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的建设需要,推进素质教育,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中特招有体育项目特长且又符合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学生。录取人数极少,且也对文化课有相应要求。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

因此,陈志文认为,无论加分还是降分录取都是错位嫁接“普通高考”,培训机构以此就打出“高校对棋类特长生提供了升学加分,保送政策”的旗号存在误导。

师资背景优越却无从考证

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衡量一个机构是否正规的重要标准。为此,在师资条件方面,《意见》要求培训机构所聘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具体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明确)或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据本刊调查发现,一些非学科培训机构的师资介绍中会把师资背景描述得非常优越。比如,在体育类培训机构的师资介绍中,很多老师都会以国家等级运动员、资深教练、国家级裁判等身份进行介绍。但是,至于这些老师是否具备《意见》中要求的从业资格,在其官网上并没有公示。

还有一些非学科培训机构,尤其是艺术类培训机构会在其官网上推出一些艺考热门高校的名师。在其宣传口径中,这些名师都是该机构的特聘专家或顾问。但是,至于这些名师是否真如培训机构所说,可以给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专业辅导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一些机构为提升自己的师资含金量,还声称与某些高校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但经核实所涉及的高校根本就没有与该机构有任何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还明确指出培训机构不能聘用在职在岗中小学老师。但是,很多培训机构却对禁止内容置若罔闻。比如,弈小象的师资团队中有位“宋宋老师”就标注为“担任北京人大附中象棋课老师”。为此,本刊与人大附中取得了联系,人大附中经核实后表示,学校没有此老师,也没有聘请过这位老师。

选择非学科培训应当理性

《意见》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师资、课程、收费以及其他规范经营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正如本刊前文调查中了解到的,很多机构依旧不顾禁令频频越线。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韩立福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培训机构对政策实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高。往往把经营和办学的出发点定位是盈利,追求经济利益大于追求社会效益。所以,在办学过程中尽量回避文件相关要求,往往是“绕着政策求发展”,于是,在运营中往往置若罔闻、得过且过,甚至采取不理性的营销措施和“暗箱营销”。

因此,韩立福建议非学科培训机构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注重道德品质、家国情怀教育,规范行为习惯,在如何培养时代新人方面优化课程和教育行为;二是坚持素养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不论是体育、文化艺术类培训,还是科技类培训,都要注重如何激发兴趣、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三是要创新课程内容设置,以激发兴趣、丰富情感、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快乐学习为主,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四是要加强非学科培训教师的培养,要培训新课标理念、方法和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到非学科培训的全过程中,使校内教育和校外培训在理念和方法上保持内涵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根据艾瑞咨询2023年3月底发布的《中国教育行业市场需求洞察报告——青少年儿童篇》(简称《报告》)显示,在素质教育类课程品类中,青少年儿童的家长给孩子选择STEAM课程占39.3%、艺术类课程占34.1%、体育运动类课程占26.6%。可见科学素养、审美艺术以及身体素质是家长目前更加关注的孩子素质培养方向。

之所以很多家长对非学科培训仍旧乐此不疲,在韩立福看来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部分家长依旧坚守传统教育观念,担心孩子输在“人生第一起跑线上”。二是部分家长喜欢“跟风”,愿意与其他孩子攀比。三是大多数家长对素质教育思想理解肤浅,对新课改、新高考的理念和要求缺乏认识,依然幻想着如何给孩子从小奠定好的知识基础,期望将来上学后能够考高分、上理想大学。对孩子的兴趣、想象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培育方面没有足够和充分的认识。”

同时,该《报告》还显示,希望通过素质教育类课程,达到提升孩子综合素养的家长占59.9%,希望通过素质教育类课程培训孩子兴趣爱好的家长占47.5%,希望通过素质教育类课程扩充现有知识范围的家长占45.4%。

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桔子树培训机构的投诉

对此,韩立福建议家长要做学习型家长。不仅要学习国家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了解最新的教育改革政策、要求和方向。通过系统学习来提升自我认识水平,做到与时俱进,不能“用昨天的太阳晒今天的衣服”。还要研究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用新视角看待自己的孩子,认识孩子的无限潜能。用新理念、新方法教育孩子。此外,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时,要充分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和爱好,来理性选择培训项目。切忌盲目攀比,不要贪多,不要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怕学”、“厌学”的阴影,使孩子快乐学习生活,减轻学习负担压力,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