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蒋琬在日后提出要以水路伐魏的主张后,费祎就跳出来反对,而且反对的人还不少。再加上蒋琬病情越来越重,这事儿最终也没有得以实施。
同一阵营里的两个人依然互相掣肘,刘禅看人也挺准呀!
从以上的官员任命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目的很明确: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这虽说是作为一个皇帝理所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势力强大的荆州集团面前,想废除丞相,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
对于刘禅而言,理由非常充分!
刘禅十七岁继位,到诸葛亮去世这一年,已经二十八岁了。关键是:他始终没有亲政!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皇帝都没有不亲政的理由了。与他年龄相仿的魏文帝曹睿当时已经干得有模有样了。
2、收回人事大权,不再需要他人辅佐
这一点是诸葛亮当丞相时,最令刘禅不舒服的事儿。
360度无死角指派责任人。《出师表》中,共提到七个人:郭攸之、费祎、董允、陈震(丞相府尚书)、张裔(丞相府长史)、蒋琬(丞相府参军)、将军向宠。
这是在给刘禅上“紧箍咒”呀,什么事儿用哪个人,竟然能细致到这个程度。更过分的是,人员全部来自是丞相府。到底是皇帝权力大,还是丞相权力大呀?
推荐蒋琬为丞相的继承人。诸葛亮曾经给刘禅写了封密信说:“如果有一天我有什么不测,可以把所有事儿都托付给蒋琬。”
这事儿的真伪现在有争议,如果是真的,那诸葛亮可真的有点越界了。刘备可以在永安将刘禅托付于诸葛亮,名正言顺。可是,你作为丞相要故伎重演这一幕,当皇帝的心里能舒服吗?
退一万步讲,当年刘备也是指派了两位辅政大臣,除了诸葛亮(荆州集团)还有李严(东州集团),至少可以相互制衡一下。现在,就指定一个接班人,不又是一个大权独揽的人吗?
这件事儿的结果就是:当蒋琬死后,刘禅立刻亲政!
这么对比一下,诸葛亮死后,刘禅已经是非常“善待”他了。
所以,刘禅收回人事大权是必须要做的事儿,任命吴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3、纪念诸葛亮,蜀国只有诸葛丞相
这是一个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刘备死前要刘禅“以父事之”,在诸葛亮辅政的这十一年里,刘禅对他也确实是毕恭毕敬。
现在,诸葛亮已故,让丞相一职和他一起作古,是对他最高的评价和肯定。即使荆州集团有多么的不情愿,也只能默认这个事实。
从这里也看出,这位“扶不起的阿斗”能坐拥西蜀四十一年之久,虽然谈不下什么雄才大略的人主,也绝不简简单单地是“乐不思蜀”这样的平庸之辈。
这或许就是他最终能够善终的主要原因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