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二、战国
(一) 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强盛的诸侯国,
主要记住七雄的地理位置,依次是东齐、南楚、西秦、北燕,赵魏韩三国被围绕在中间,赵上,魏中,韩在下。
三家分晋指的是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历史事件
田氏代齐:齐国的大夫田氏废掉原来的国君姜氏而成为诸侯
(二) 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主要战役
交战国家
典故
桂林之战
魏(庞涓)、赵、齐(孙膑)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魏(庞涓)、韩、齐(孙膑)
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加快了秦朝统一六国的步伐)
秦(白起)、赵(赵括)
纸上谈兵
三、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 社会经济
春秋时期铁农具便已经出现了,直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春秋时期,楚相
孙叔敖修的芍陂(quèbēi)
,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
李冰修的都江堰
,水工
郑国在秦修的郑国渠
都是著名的水利工程。
注:芍陂(quèbēi)在今安徽寿县灌溉,面积1万多起;都江堰在京四川都江堰市,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郑国渠由韩国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修建,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千里。
(二) 改革变法
1. 春秋时期
(1) 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其中一条重要举措为
相地而衰征,
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税赋。
(2) “初税亩”,公元前六世纪初鲁国的“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征税,
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2. 战国时期
(1) 李悝变法: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 竭尽全力地对农民)进行关于提高土地的出产能力的指导,使土地的收成提高,使国家的收入增加。)发展农业生产,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
(2)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1) 废井田,开阡陌
2)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 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禄
4) 实行连坐法等等
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使秦国逐步强盛起来,
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与之相关的成语有立木为信,(也叫做徒木为信),作法自毙、五马分尸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 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相关作品
核心思想
儒家
孔子(至圣)
春秋
《论语》(注意: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非孔子本人所写。)
1. 以“仁”为核心
2. 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4. 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5.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6. 因材施教
孟子(亚圣)
战国
《孟子》
1. 主张实行“仁政”
2.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
3. 主张“性善论”
荀子
战国
《荀子》
1. 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2. 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3. 强调礼法并用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1. 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
2.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3.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有无相声,难以相成”“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庄子
战国
《庄子》
1. 政治上主张治国,顺应民心;
2. 人生观上认为应追求精神的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韩非子》
1.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历史向前发展,当代胜过古代,提倡改革;
2. 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不阿贵”
3. 主张“法、术(指权术)、势(指地位)”相结合,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注:法家服务于君王,所以是最受待见的流派。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1. 主张“兼爱”,即爱一切人,不分阶级差别
2. “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3. “尚贤”,主张任人唯贤
注:墨子的思想代表平民的利益,而且墨子还很节约。
孔子的仁爱是有阶级的,墨子的兼爱无阶级的。
兵家
孙武
战国
《孙子兵法》
其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内容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 文学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分别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风。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的诗歌,
共305篇,
又称《诗三百》。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雅、颂
三个部分。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是最精华的部分,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宋世宗庙祭祀的舞曲。
在表现手法上分为
赋(平铺直叙)、比(比喻)、兴(启兴,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合称“六义
”。
2.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屈原
采用楚国方言,利用南方民歌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他写了许多优秀诗篇,以《离骚》最为有名。西汉
刘向
收录屈原,宋玉及汉代东方朔,王褒等人的辞赋作品,编辑成作品集《楚辞》
补充:风骚一词指的是:
《诗经》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在现代代指文学。
(三) 科技
1. 医学:战国名医扁鹊采用
“望、闻、问、切”四诊法
,诊断疾病,被后世医家奉为
“脉学之宗
”。 望是看症状,闻是听声音,问是询问病情,切是切脉。
2. 天文: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战国时期的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的作者是甘德和石申。
3. 物理:《墨经》是《墨子》内容的一部分,涉及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
小孔成像
等,被称为“光学八条”。注:全球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2016年于酒泉发射的墨子号
4. 史学:
1) 《春秋》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据说由孔子修订而成,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2) 《左传》:为春秋作注解的一部史书,旧传为春秋时
左丘明
所撰写,
与《公羊传》、《谷梁传》(也作穀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3) 《国语》: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4) 《战国策》:西汉
刘向
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也有一些战国史诗的记载。
注:
编年体以
年代、时间为
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国别体以
国家
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