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李燕说,像马姐这样的“类家庭”模式可以让孤弃儿童回归家庭,享受亲情,健康快乐成长,从2009年至今已持续14年。为提升“类家庭”养育水平,2016年福利院引进社工专业服务模式,每户家庭都有自己的责任社工,“这样一来,社工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并以孩子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有孤儿1139名。城镇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达1390元,农村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1090元,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208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标准进行保障。今年1月,全市下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资金898.08万元。实施“孤儿助学工程”项目,为超龄上学孤儿发放每人每年1万元助学资金。下拨受特殊病影响人员生活救助资金1373万元。争取慈善资金,对年满18周岁后就读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为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医疗保障,全额资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实施孤儿医疗“明天计划”项目,对孤儿住院医疗费用自付超过1000元部分实施全额保障。
民有所健:
构建全民健身设施三级服务体系
家住高新区锦和公园附近的张红老人,是位健步走运动爱好者,每天都在锦和公园健身步道上锻炼。“以前找个健身步道要走很远,现在这里的健身步道距离我家特别近,每天来这里走个三五分钟就能到,非常方便。”说起建在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每天都能从中“受益”的张红很是满意。
如今,像张红老人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全民健身设施的郑州市民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一场两台”到如今的智能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再配以不断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十多年来郑州市持续把全民健身设施打造成民生“幸福高地”,广泛激发各类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
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十三五”期间,郑州市923个城市社区,112个新型农村社区新建或更新健身路径2208条,建设多功能运动场135个、智能健身驿站60个、社区活动中心138个,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60个,累计为全市1792个行政村安装或升级改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53个,建设乡镇体育健身工程86个,农体工程、乡镇工程覆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截至2021年底,郑州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29平方米。
2022年,全市共更新、新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400条、智能健身驿站4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0个、社区健身活动中心25个。接下来,郑州市体育部门将积极推进全市400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设完善以区级健身中心为引领、以街道级健身中心为特色、以社区级健身中心为基础的全民健身设施三级服务体系,进一步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让更多市民参与体育运动、培养运动习惯、畅享健康生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