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黄镇一封辞职信,乔冠华大惊紧急上报邓公,黄镇受了什么委屈

日期:2022-12-28 11:05:49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黄镇,安徽桐城人,自幼学习优异酷爱绘画。

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当时黄家家中清贫,其父不愿意黄镇学习这个费钱而又不好找工作的专业,希望他能换个容易找工作的专业。

黄镇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爱好,苦苦相求才让黄父妥协,经过多方筹措才凑够了黄镇的学费。

如愿的黄镇在学校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绩优异的他屡次在学校画展上荣获知名画家的称赞。

毕业之后黄镇成为了一位中学美术老师,他思想进步,教学方式幽默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相信用不了多久黄镇就会称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教育家。

只是当时社会黑暗,哪怕是教育界也并非一块净土。

面对种种的不公,黄镇在心里萌发了报效祖国的想法,很显然,当时的教育界已经被腐蚀了,留在教育界根本就无法改变中国的现状,他思索再三,决定离开教育界寻求救国之路。

当时正值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黄镇经过思考对比之后认为冯玉祥的“北京政变”和“逐清废帝”更适合改变中国命运,于是在同乡的介绍下他来到了冯玉祥的军中担任参谋。

而当时邓小平在李大钊的安排下也在冯玉祥的队伍里工作,同年,冯玉祥、阎锡山兵败,二人残部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二十六路军,黄镇也成为了该军27师74旅的上尉参谋。

二、参加革命,画出革命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掀起一股抗日救国的浪潮,在这种上下一心的大形势下,蒋介石依然一意孤行,消极抗日积极“剿共”。

这引起了许多爱国官兵的不满进而引发了后来的著名的“宁都起义。”

也就是因为这次起义,黄镇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起初作为“文化人”从事宣传工作。

在长征途中,黄镇苦中作乐,创作了独幕剧“破草鞋”和《打骑兵歌》深受大家的喜欢。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自己的绘画才华以长征为题材绘制了大量的漫画和写生作品,这些资料后来成为了研究长征重要的直观史料。

当时黄镇的画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好,陈毅还曾评价他:“黄镇有三绝,就是书画诗。若能常写作,定为天下知。”

这是陈毅的即兴之作,从这个评价可以看出当时黄镇的才华究竟有多高,可以说,若不是为了革命、为了国家,黄镇肯定能够成为一代大家。

三、兄弟情深

1935年,同样做宣传工作的邓小平与黄镇有了交集,此后就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

长征期间的一天晚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磅礴大雨,黄镇当时只穿着一身单衣冻得直打哆嗦。

邓小平见状就把自己的军毯送给了他,当时黄镇是拒绝的,直到邓小平说自己还有一件军大衣才收下。

黄镇聪慧有才做事又认真,无论什么任务交到他手里都会完成得很好,为此中央领导人对于黄镇都非常的信任和放心。

邓小平对于这个下属更是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照顾,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做到了无微不至。

1946年,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推荐下,黄镇担任北京军调部驻新乡执行小组的中共首席代表。

由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黄镇等人被国民党当局无故扣押,邓小平等人立即表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黄镇给接回来。

通过邓小平、刘伯承等人5个月的艰难交涉,黄镇才安全回到了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之后,黄镇被调往外交部工作,从来没有任何外交经验的黄镇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就辗转在世界各地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担任驻法大使期间,黄镇回忆起周总理等人的法兰西岁月,经常去邓小平、周恩来、陈毅等同志当年在法国留学的地方回忆,还给几位领导带回了最爱吃的面包。

后来更是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邓小平同志曾经勤工俭学的汽车厂,还找到了邓小平同志当年的工卡。

在黄镇的努力下,相关人员收集到了邓小平同志留学的早期史料,这对于党史的研究和了解邓小平同志早期的革命历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受尽委屈,写下辞职信

1972年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正式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破冰”。

为了给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一个契机,1973年,在中美代表多次秘密接触之后,为了更好地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最终商定在两国首都互相设立联络处。

虽然当时两国都有意要推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但是当时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达成一致,中美两国是否可以正常建交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种关键时期,联络处负责人的人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央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这次重任交给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的、有着多年外交经验的黄镇手中。

虽然黄镇在任职前就已经预见了这次工作压力会很大、偶尔也会点委屈,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他的压力和委屈竟然不全是来自美国方面,而是来自自己人。

黄镇在美国的工作开展得很是顺利,美国高层对黄镇爽朗的性格很是喜欢,对于他的工作也给予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联络处的另外一部分人却处处使绊子,让温文尔雅的黄镇很是为难。

当时同样驻美工作的高级翻译对于黄镇的境况很是同情,他曾经劝黄镇发电报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反应一下此事。

但是黄镇认为毛主席和周总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不应该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了,更何况自己也不是一个喜欢越级上报的人。

也许就是因为黄镇“忍气吞声”的态度,让那些人觉得黄镇很好欺负,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地插手联络处的工作。

后来更是嚣张地在黄镇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上大放厥词,直指黄镇年纪大了应该“退位让贤”,气得黄镇忍无可忍,直接向上反应要让中央来断这个官司,看看到底是谁的错。

黄镇一怒之下还写下了辞职信,没想到这一辞职信却犹如石沉大海一般不见了踪迹,许久不见回信的黄镇又直接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了一封辞职信。

当时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接到电报后很是惊讶,他知道这事不是一件小事赶紧去邓小平商量。

邓小平对于自己这个老部下很是了解,知道他不是有一点困难就退缩的人,黄镇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受了极大的委屈,这让邓小平很是愤怒也很是心疼。

为此,邓小平明确表示,如果外交部容不下黄镇的话,就让他回到军队担任军委的副总参谋长。

乔冠华赶紧把一些资料交给了邓小平,并表示如果邓小平要把黄镇调走请先把他调走,黄镇是无可替代的。

邓小平看了看乔冠华带来的资料半响才说道:“等黄镇回来以后先听听他的意见吧。”

为了安抚黄镇的情绪,邓小平亲自斟酌用词之后给黄镇回了电报,大意是劝慰他安抚情绪、紧急关头不宜调动、事情始末已经尽知,等回国再解决此事。

黄镇接到邓小平电报的同时也接到了周总理的电话,有了两位领导回话黄镇的心也就稳了下来,开始认真工作。

1975年12月上旬,美国总统福特与夫人访华,黄镇夫妇陪同在侧。

福特访华是中美关系“破冰”之后首位访华的美国总统,黄镇在这件事情上功不可没,这也成了黄镇外交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再加上军队的身份加持,黄镇被亲切的称为“将军大使”。

在福特访华的期间,毛主席特意询问了黄镇辞职的事情,当时黄镇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服从组织安排。

事后,毛主席特意当着黄镇的面开玩笑,问福特还要不要黄镇,在美国有良好人缘的黄镇自然受到了福特的热烈欢迎,福特连忙点头和毛主席说他肯定是要黄镇的,他与黄镇的关系非常好。

毛主席见状也直言黄镇还是去美国工作比较好,此时的黄镇没有犹豫,马上表示既然主席让他去,那他就去。

黄镇有了邓小平的挽留、毛主席的指示,于是收回了自己请辞书与夫人一起回到美国继续工作了好几年。

五、再次接受挑战,圆满完成任务

1977年,我国文化部需要一个既有资历又有文化素养的领导人来挑大梁,黄镇再一次进入了中央领导的视线。

同年,黄镇被任命为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这一任命让黄镇觉得很是突然,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

邓小平得知后亲自找他谈话鼓励他,有了邓小平的鼓励,黄镇选择了迎难而上。

退居二线之后,黄镇也没有闲着,他深入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人们群众做了不少的好事。

后记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罢了。

黄镇是极喜欢画画的,不然他也不会在长征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还在作画,还画到了军中人人皆知、人人称赞的地步。

或许那个时候他就一直盼望着,盼望着等战争胜利之后,人民安居乐业了他也就可以安心地作画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天到来了,他还是没有办法安心作画,甚至他连作画的时间都没有了,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不甘,对他而言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做出的牺牲根本就不叫牺牲。

只要国家好了,人民好了他也就好了,开心了。

在部队做宣传的时候,他尚且可以将工作和爱好结为一体,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从事他没有任何经验的外交工作时,他要时时学习,不敢有一丝怠慢,生怕没有完成国家交给他的重任,再次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个人一生将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可是黄镇却偏偏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到了极致的好。

无论是他的学生时代还是后来的出任文化部部长,黄镇都会把领导交给他的任务做到完美,这么优秀的人才让李大钊、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同志都对他刮目相看,信任非常。

如今,黄镇虽然早已经去世,但是他留在下来的精神却是一直传承了下来。

我国外交部的那些外交官们依然奋斗在外交一线,向世界各地传递着我国的友好。

同样,外交官们也与解放军战士各司其职,在不同的领域化作守护者维护着我国的领土完整,做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