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待遇最新消息2022年,国家卫健委乡村医生待遇新政策最新新闻消息
2月11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为了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国务院明确,要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落实乡村医生待遇。
明确
落实乡村医生待遇
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的“网底”,但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乡村医生的人数以每年五万的数量逐渐削减,大多数村医的年龄也超过了45岁。可见,年轻村医流失十分严重。
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就是,长期以来,乡村医生群体的待遇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许多村医仍然没有摆脱半农半医的身份,依然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规划》明确了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落实乡村医生待遇。这无疑是对乡村医生的肯定。
此前,湖北日报曾报道了两名村医的对话,乡村一体化后,成为执业医师的村医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
自执行药品零差价后,殷祖镇七冲村王义水村医每个月收入不到3000元,难以养活两个小孩,不得不离职外出打工,但实行一体化后,王村医重新回归村医队伍,成为村卫生室负责人,他说现在年收入4.5万元不成问题。
由于收入原因,金山店镇新楼村村医周最兵也提到“行医不能养家糊口,还得下地干活,每年“双抢”时节忙得脚不沾地。”但自一体化后,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他说:“退休后每月可以拿到500元,加上粮食直补、土地流转费,生活基本无忧。”
三年后
村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45%
展望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其中,健康乡村建设无疑是重要环节。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指标:2025年,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为45%。也就是说,未来,接近半数的村医要实现“执业化”。
根据国家卫健委去年7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在144.2万名村卫生室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仅为46.5万人。
除去18.5万人护士,乡村医生中的执业(助理)医师约占36.9%,其余为乡村医生或卫生员。
因此,目前来看,让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到45%,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三年内,村医要逐步实现执业化,任重道远。
村医执业化
有什么好处
对于乡村医生群体,如果考取了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这两个证书,就拥有了执业(助理)医师的身份,无疑能够享受到更多医师的福利待遇。
《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获取劳动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按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同时,国家建立健全体现医师职业特点和技术劳动价值的人事、薪酬、职称、奖励制度。
也就是说,在村卫生室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在福利待遇上面,会受到明显倾斜。
首先,从薪酬上说,执业(助理)医师培养难度更高、专业性更强,因此这类村医的技术劳动价值更高,其收入也会得到稳定的保障。
而且,在社会保障上,这类村医应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这里就包括了广大村医最为关心的两大问题: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缴纳社保后,村医看病、养老就都不愁了。
《医师法》将在下月初正式实行,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的乡村医生,在《医师法》的保障下,其待遇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各位村医朋友们,你们取得了执业医师证书吗?欢迎点赞、转发,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