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座关押犯人的大楼,外墙上统一的颜色是淡黄色,这种温馨的颜色,让监狱显得不是那么沉闷,平添了些许典雅的人情味。
监狱的食堂的设施有点类似大学食堂,其饭桌也是大学常见的那种类型,食堂打扫得很干净,明亮整洁。
考虑到服刑人员的口味,特意安排了少数民族的就餐区域,譬如回族。
在食堂白色的墙壁上,贴着十天的伙食安排,一天三餐具体吃什么,以及每一餐的营养成分比例,也都写了上去。
中餐和晚餐,都是统一安排的两菜一汤,食堂的伙房也是由服刑人员来负责,在伙房外面有一处供犯人锻炼的场地,除了有篮球场,还设有我们小区里常见的那些健身器材。
普通刑事犯
普通刑事犯所住的牢房,干净整齐,类似于大学宿舍的那种环境,六人住一间。
牢房里是三张上下铺的木制床,长1.92米,宽90厘米。牢房里还有一张长方形的公用书桌,以及两把木头椅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的储物柜子,里面隔成了好几个小方格,每个人只能用其中的两个小柜子,用于放置个人的生活用品。
牢房里有卫生间,就在一进门的右边,在每个牢房一进门的头顶处,还放置着一台电视。
除了这些设施之外,为了让牢房里有些生活气息,工作人员给每个牢房的桌子上,都放有一个金鱼缸,大红色的金鱼在缸里游曳,平添了些许生活的色彩。
倘若不告诉你这是监狱,还会让人以为这是一处大学的宿舍。
犯人每天早晨起床后,要按照要求,把被子按照部队的方式,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
在这个监区,监舍外面弄了一处阅览室,供人犯看书读报,或是学习。
普通刑事犯,早上要做操和学习改造,下午可以锻炼,这里的犯人是要进行劳动的,一般就是种植果树或者蔬菜,或是参加监狱里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
不过,通常来说,犯人们最主要的劳动还是制作衣服,那制衣车间的规模不是很大,只能容纳下十来个人。
外籍犯
外籍犯和普通刑事犯共处于一个监区,最多的时候,这里关押着来自20多个国家的犯人。
虽然这些老外和普通刑事犯共在一个监区,但是住宿的条件,比普通犯要好一些。
普通犯是六人间,外籍犯住的是四人间,都是统一的单层床铺,不过,牢房的面积大小都是一样的。
这四人间的布置和六人间差不多,没有多大的区别,在监舍外除了有阅览室之外,还有一个乒乓球台。
要说有啥不同的,那就是这阅览室里放着的都是一些外文杂志报刊,写字板上书写的通告也是英文。
职务犯
职务犯所在的监区,待遇和住宿的条件,自然是三个监区里最好的。能进到这个监区的人犯,其级别最低也得是个厅级干部,大多数都是中央一级的职务犯,也有一部分是来自地方的厅级或以上的职务犯。
根据监狱对外公开的统计数据,这些职务犯里面,年龄最小的是38岁,年龄的界限通常是在四五十岁,如果要论平均年龄的话,是在五十岁左右。
职务犯所在的牢房,是两人间,其内部布置和我们所住的那种平价宾馆类似。
电视不是放置在一进门的上方,而是放置在床铺正前方的桌子上面,里面的卫生间里有淋浴头,可以洗澡,其布置和平价宾馆的卫生间类似。
要说不同的话,就是卫生间的墙是透明的玻璃墙,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情况,这便于犯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照顾。
和普通监区不同的还有一处,就是在牢房外面,还有一个小阳台,面积约有个六平方左右,供犯人晾晒衣物,也可以在阳台上进行简单的锻炼。
有意思的是,或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职务犯们热衷于锻炼身体,除了每天早晨固定的跑操之外,在下午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楼外的草坪上跑步,或是做一些简单的运到(本文来自百家号“贱议你读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搬运)。
职务犯里除了当官的之外,也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譬如曾经七次参与执导春晚的导演赵安。
2003年,他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被关押于燕城监狱。
和普通犯、外籍犯所不同的是,职务犯的牢房里,墙上大多都贴着他们自己写的一些文字,有感悟心得、学习心得、学习材料等等,看得出来,职务犯们对于写材料,写心得这事,是得心应手的。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高规格的一所监狱,狱长是个什么级别呢?
我就顺带着解释一下,这燕城监狱的狱长,是正厅级,级别还是蛮高的。
后记
或许会有很多读者不解,为何监狱里的条件会弄得这么好?为何要对犯人这么好?
起初我也是很不理解,不过在了解了国内外监狱史的变化后,心中也就慢慢释然了。
监狱起初的功能,是为了折磨人犯的存在,我把其称之为“旧式监狱”。
在西方,监狱功能和设施的进步,是从霍华德开始的,这霍华德是一名英国人。
我国是从清末开始,才逐渐认识并了解新式监狱的,当时,一些清末的官僚和学者,在了解过西方国家的新式监狱后,也不由的感慨:真福地也。
出生于清末同治年间的沈家本,是倡导监狱和刑罚改变的先行者,他曾引用过西方的这么一句话来形容监狱改良的必要性:
视其监狱之实况,可测其国程度之文野。
如果说秦城监狱是我国迈向监狱进步的第一步,那替代了秦城的燕城监狱,是我国监狱进步向前的一大步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