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培训机构存在注册不规范问题。有机构以服务咨询类企业在工商部门注册,逃避教育等主管部门的监管;还有学校体育老师不注册机构,自行组织培训;也有机构跑路或转包,家长维权困难。
实现良性发展,还需做什么?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要正视市场需求和体育培训的积极作用,在各级各部门严格监管之外,应采取更多措施,引导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健康良性发展,促进其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课程质量方面,应尽快研发青少年体育项目培训标准及教学规范。杨硕认为,多年来,国内只有针对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缺乏清晰的行业标准,建议允许、鼓励部分头部培训机构与科研机构、学校一道,开展体育项目培训标准研究及推广。另外,培训机构可以建立完善的青少年运动处方库,做到不同性别、年龄、个体特征都有相应的“运动处方”,开展针对性教学训练。
在场馆场地方面,建议各地积极推进将老旧闲置厂房等改建为体育综合运动场,盘活沉睡资源,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减少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场馆成本。
在师资素质方面,可积极吸纳退役运动员、优秀教练员加入体育培训机构,提升青少年体育培训质量。在健全体育培训行业准入制度的同时,还应构建多元协同的监管体系,明确政府、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及家长、学生等主体责任,促进校外体育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应促进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发展,让高质量的体育类培训机构深度参与校园体育教学计划,让优质的体能教育、专业的足篮排球教育等,成为校园体育教育的有力补充。各地方学校、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也应积极探索尝试在人力、资金、场馆以及教学资源上与学校进行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半月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