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让体育培训告别“野蛮生长”

日期:2023-02-14 11:18:50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不过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体育类培训班场地不固定、师资不专业、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特别是培训内容和教学方式缺乏行业标准,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忧。

——一些培训机构没有场地,存在安全隐患。石家庄一名初中学生的家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她曾根据校门口传单给孩子报了一个体育辅导班,该辅导班利用公园场地授课,老师时常因场地问题与前来锻炼的市民交涉。还有部分健身俱乐部将儿童体适能训练区与成人健身区混在一起,安全隐患较大。

——有的培训机构是“草台班子”,师资专业性差。一家体育培训机构工作人员透露,公司聘请的专业从业人员较少,大多数专职人员都是通过公司内部培训而来。一名健身教练称,他们的教学知识来源于俱乐部培训,训练方式是否符合青少年身体特征,他们自己心里也没数。

——部分体育项目培训缺乏行业标准,教学不规范。家长们对一些体育项目适合从几岁开始学习等情况并不了解,很容易被机构销售洗脑。小学生家长张媛说,孩子的篮球课教学进展缓慢,一个简单动作要拆解成几节课教。“我多次向教练询问教学计划,都没有得到明确答复,总说因人而异,取决于孩子自己。”

——少数培训机构存在注册不规范问题。有机构以服务咨询类企业在工商部门注册,逃避教育等主管部门的监管;还有学校体育老师不注册机构,自行组织培训;也有机构跑路或转包,家长维权困难。

实现良性发展,还需做什么?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要正视市场需求和体育培训的积极作用,在各级各部门严格监管之外,应采取更多措施,引导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健康良性发展,促进其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破旧厂房“变身”运动中心

在课程质量方面,应尽快研发青少年体育项目培训标准及教学规范。杨硕认为,多年来,国内只有针对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缺乏清晰的行业标准,建议允许、鼓励部分头部培训机构与科研机构、学校一道,开展体育项目培训标准研究及推广。另外,培训机构可以建立完善的青少年运动处方库,做到不同性别、年龄、个体特征都有相应的“运动处方”,开展针对性教学训练。

在场馆场地方面,建议各地积极推进将老旧闲置厂房等改建为体育综合运动场,盘活沉睡资源,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减少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场馆成本。

在师资素质方面,可积极吸纳退役运动员、优秀教练员加入体育培训机构,提升青少年体育培训质量。在健全体育培训行业准入制度的同时,还应构建多元协同的监管体系,明确政府、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及家长、学生等主体责任,促进校外体育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应促进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发展,让高质量的体育类培训机构深度参与校园体育教学计划,让优质的体能教育、专业的足篮排球教育等,成为校园体育教育的有力补充。各地方学校、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也应积极探索尝试在人力、资金、场馆以及教学资源上与学校进行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2期)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