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日期:2023-05-14 12:02:29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B .泰山信仰源起于上古先民的山岳崇拜,后来泰山被神仙化,逐渐被纳入道教洞天体系。

C .泰山的刻石与碑碣价值高,包括张迁碑共有二千五百多处,均为中国书法传世经典。

D .泰山是民俗山,体现众意;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证明泰山真正塑造者更是普罗大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用“以史带论”来评述《泰山编年通史》一书,然后提出周郢的学术观点。

B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介绍“五山”的具体内涵,“五山”中“文化山”最重要。

C .文章叙写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山,主要从哲学意义和思想意义两个层面来概述。

D .文章用例证与引证法来写泰山五山内涵,写泰山历史文化结构体系主要采用说理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帝王举行泰山封禅仪式和致祭礼式,有一定目的,秦始皇是泰山封禅第一人,宋代之后的皇帝却更偏信致祭。

B .泰山对世人的影响深远,这种影响有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宗教层面、民俗与精神等层面,其影响是互相渗透的。

C .泰山文化积淀深厚,有诗文,如杜甫诗《望岳》,有音乐,如伯牙在此山弹奏的《高山流水》,还有书法、绘画等。

D .“泰山五山说”,既有扎实的考据,又有清晰的义理和严谨的表述,体现了一位学术研究者敢于质疑的治学态度。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一代年轻人是矛盾、冲突、挣扎的一代,同时又是不断尝试、特别成熟的一代,他们体现出的两重特性非常明显。国家经济发展让这一代年轻人充满希望、朝气蓬勃,但疫情内卷等社会环境带来的冲击,让学生群体产生了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某位学生正在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位,猛然发觉,经济学知识内容并非他的追求,于是申请了英国某所大学的烘焙专业。抵抗抑郁情绪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学生去感知自己的兴趣所在,抱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就像耶鲁大学教授所说,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引导大学生心理的一剂良药。”北京师范大学宋振韶认为,现代大学生身份认同存在一定危机,缺乏对生命本身的价值认同,以及精神追求和目标。《大学》中说“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而我们现代教育中恰好缺乏这种修身课,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准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心灵寄托和归属感。

(摘编自《在心理雾霾中行走的大学生》)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对大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重点考察了睡眠、压力、无聊等生活方式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男生抑郁风险略高于女生,而女生焦虑风险略高于男生;另一方面,城镇户口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风险均显著高于农村户口,重点院校的学生抑郁焦虑风险也比非重点院校的大学生更高;本科生的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高于专科生。

报告从睡眠、压力源和无聊三个方面评估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报告显示,大学生上学日的睡眠时长平均为8小时,接近8成( 79 .14%)大学生睡眠时长在7小时及以上,大部分学生( 53 .80%)自我评估的睡眠质量好(“比较好”“非常好”),而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显示,睡眠质量较好的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得分均显著低于睡眠质量较差的大学生,且抑郁和焦虑风险也较低;在压力源方面,大学生最主要的三个压力来自于“学业负担重”“想念家人”和“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较高的压力是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因素,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压力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缓解压力的干预措施。无聊是“由于知觉到生活无意义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报告指出,大学生较高的无聊得分与更高的抑郁和焦虑风险有关。在大学期间,应该鼓励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摘编自《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出炉》)

材料三:

青年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要稳稳掌握住时代“接力棒”,在积极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学院坚持培育青年甘于奉献的精神,依托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培养奉献意识,主动参与到时代发展进程中。学院以“服务社会,共谱新篇”为主题,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学院组织专门队伍开展系统培训工作,带领青年学生走入社区基层,开展多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院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推动了青年小我与国家大我的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培养积极奉献、担当历史责任的思想意识。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引导青年学生勇担时代使命》)

材料四:

新时代的青年要时刻牢记创新创造的重要性。国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落人后,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是党和人民交给所有青年同志的任务,也是其实现人生价值,展现青春活力的途径。道德模范的英雄事迹对于个人品行的建立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榜样作用,放眼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国优秀青年中涌现出了数不尽的先进模范人物,守望乡村教育十七年的山区教师张玉滚;赤手空拳斗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吕保民;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排雷英雄杜富国……无数的先进典型,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力量,展示着当代青年人的高贵品格,给年轻人指引了学习的方向。故而,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德性修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下一代的成长尽到榜样责任。

(摘编自《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代年轻人的两重特性明显,表现为既成熟又矛盾,所以常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

B .男生比女生更抑郁,女生比男生更焦虑,重点院校的本科生比专科生更抑郁更焦虑。

C .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培训工作,就能培育青年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其个人价值。

D .不落入人后,国家就需要不断创新,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积极主动去完成这样的任务。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位学生因焦虑和兴趣而受影响,从经济学转到烘焙专业,可见其内心的抑郁挣扎。

B .睡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提高睡眠质量,可降低其抑郁焦虑的风险。

C .马克思主义学院引导青年学生,培养担当历史责任的思想意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D .张玉滚等人的英雄事迹给年轻人指明了方向,可帮助当代青年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6 .有哪些措施可让青年大学生心理更健康?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概述。

三、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簃”,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许还可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pointlism (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能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了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二日

文本二:

闻一多在美国留学,专业是美术;然而,他的诗兴更比画意浓。他对新诗有自己独到看法:“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闻一多第一本诗集《红烛》于1923 年9 月出版,在中国新诗史上已显示了自己的独特光彩。1928 年出版的新诗集《死水》,奠定了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1943 年,闻一多学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 年12 月1 日,联大四师生惨遭杀害他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1946 年7 月11 日,李公仆被特务枪杀。7 月15 日上午,在治丧礼堂里,特务们大声说笑,有的还摆弄枪栓,闻一多一气之下冲上讲台,即席发表了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讲演。下午被特务枪杀了。

(选自古平、刘烜主编的《闻一多画传》)

7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描写闻一多,既有外貌、语言、神态的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如用朱自清和魏建功的斋名来反衬闻一多专心治学态度。

B .文章④至⑦段,写闻一多上课,采用总分形式来写,总写闻先生开设了楚辞、唐诗古代神话三门课,分写课程的具体内容。

C .闻一多上课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梁启超演讲,有相似处,如学识渊博讲解生动有趣,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D .“歪才”“胡诌”是谦词,闻一多先生对汪曾祺代笔报告的评语,既可体现汪曾祺的才华,也可看出闻先生对汪曾祺的欣赏。

8 .臧克家在《说与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说闻一多是诗人、学者与民主战士,请结合材料分析。

9 .结合文本一,概述闻一多教学的特色。这些特色对当代教育有怎样的启示?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平之役,平都君说魏王曰:“王胡不为从①?”魏王曰:“秦许吾以垣雍②。”平都君曰:“臣以垣雍为空割也。”魏王曰:“何谓也?”平都君曰:“秦、赵久相持于长平之下而无决。天下合于秦,则无赵;合于赵,则无秦。秦恐王之变也,故以垣雍饵王也。秦战胜赵,王敢责垣雍之割乎?”王曰:“不敢。”“秦战不胜赵,王能令韩出垣雍之割乎?”王曰:“不能。”臣故曰:“垣雍空割也。”魏王曰:“善。”

《战国策·魏四·长平之役》)

材料二

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 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赵计未定,楼缓新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楼缓辞让曰:“此非人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 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诺。”

(《战国策·赵三·秦攻赵于长平》)

材料三

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中秦之计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燕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③,沃焦釜④。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战国策·齐·秦攻赵长平》)

【注】①从:通“纵”。②垣雍:地名,战国时诸侯争夺之地,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③漏壅:漏瓮。④焦釜:烧焦的锅。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义[A ]救[B]亡[C]赵[D]威[E]却[F]强[G]秦[H]兵[I]不[J]务[K]为[L]此[M]而[N]务[O]爱[P]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善于述事明理,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

B .“引兵而归”与“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两句的“引”含义不同。

C .“言与之”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的“与”含义相同。

D .“今日亡赵”与“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两句中的“亡”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国会把垣雍归还给魏国,所以魏王不实行合纵,即使平都君劝说,魏王也不答应。

B .赵王难以决定是否给秦国六座城邑,楼缓认为自己刚从秦国回来,对此不合适表态。

C .秦国攻打赵国长平,齐燕两国前来救赵,如果齐燕团结一致,秦国就打算退兵罢战。

D .赵向齐借粮,齐不理睬;但苏秦认为齐燕赵就像牙齿跟嘴唇的关系,应当救援赵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秦恐王之变也,故以垣雍饵王也。

(2 )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中秦之计矣。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休洗红①

[唐]李贺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卿卿②骋少年,昨日殷桥见。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注]①乐府古题。明末清初曾益:“言红莫洗,洗多则色浅,以比人莫骋,骋则易老。”②卿卿,此处是送别时女子对爱恋男子的称呼。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王诗写主人公在春日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之后,登上高楼,乍见青青柳色,便触景生情。

B .王诗抓住少妇心理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细致描写,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耐人寻味。

C .李诗开头两句与《诗经·氓》三四章均采用比兴手法,其借助物象迥异,作用却相同。

D .李诗语言浅近,节奏明快,爱称与送别之语,揭示出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情,极富意趣。

15 .“封侯”体现了大唐时代人们怎样的普遍心态?两诗分别流露出主人公什么心理?

六、情景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写自己听到山歌与村笛后的感受是“________”,而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后却感到“________”。

(2 )《阿房宫赋》中,杜牧论说“秦爱纷奢”后得出结论,其中“纷奢”的行为使百姓“________”,秦朝统治者却“________”。

(3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交界处是里下河最核心的地区,在那里,荷塘随处可见,盛夏时节,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荷叶的清香。三县物产近似,但各有特色。兴化的芋头粉而黏,高邮的茨孤苦中带甜。宝应的荷藕在明代就作为贡品,闻名遐迩。“荷花大曲”是宝应的名酒,以荷花来命酒名,可见宝应称为荷花城① 。宝应的藕有好几道名菜,藕夹子、蜜饯捶藕和藕粉圆子在淮扬菜里② 。不会做这三道菜的厨师是找不到饭碗的。

夏天荷花开了,很快就可以吃到藕芽了,藕芽有点像芦芽,炒着吃很脆。采藕最佳时节是秋季,这时候藕肥硕,采不完,就让藕沉在塘底。秋深了,荷叶凋零成水墨一样的枯枝残叶,冬天就到了。(1) 这时候的采藕,变成踩藕了。荷塘的水渐渐干枯了,(2) 采藕人就用脚慢慢地在淤泥中“寸”着,一寸一寸地用脚尖在淤泥中摸索藕的行踪,因为藕的形状不规范,枝枝节节,动作过大就会弄断了,所以必须“寸”着。这本是件很累的活,踩藕人却③,像玩扫雷游戏一样在藕塘里成排的移动。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揣摩文中画线句加点词的妙用。

八、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蟑螂是历史最悠久的害虫之一。蟑螂的腿关节上的神经末梢十分敏感,轻微的脚步都能感受得到。蟑螂尾部有复杂的震动感受器,能感知震动来源的方向,方便朝相反的方向逃跑。① ,这些短毛既能判断食物的味道,② ,避免被毒药伤害。

人类与蟑螂的战争一直在进行着。对付蟑螂首先应该注意家居的环境卫生。我们都知道,谁家的厨房脏,③ 。平时我们要把剩饭、剩菜用保鲜膜密封好,要及时倾倒各种生活不必要的垃圾,做完饭后要及时灶台和水槽,这样蟑螂就会因此找不到食物而离去。各种厨房用具和家里的隐蔽角落要定期清理,让蟑螂没有藏身之处,并减少它们的繁殖机会。另外,我们在装修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预防蟑螂。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是”字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是”字意义和用法完成相同的一项是()

A .复兴中学这个学校好是好,但距离市区太远了。

B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苏轼。

C .他这个人比较固执,太自以为是了。

D .春天来了,江南的雨确实是多。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四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调整语序,不得改变原意。

九、材料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邦说,明得失,知进退;郑板桥说,难得糊涂。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

1 .C 2.B 3.B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 均为中国书法传世经典 ”扩大范围,原文是“其中秦泰山刻石、经石峪摩崖刻经、张迁碑均为中国书法传世经典”,并不是“泰山的刻石与碑碣价值高,包括张迁碑共有二千五百多处,均为中国书法传世经典”。

故选C 。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 五山’中‘文化山’最重要”错误,依据原文“政治山是关键,是主导;宗教山是根源,是缘起;文化山是光弘,是彰显;……相辅相成,五位一体,合力表达了泰山,成就了泰山”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文化山最重要。

故选B 。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秦始皇是泰山封禅第一人”错误,原文是“秦始皇在泰山进行了第一次有史可查的封禅活动”,另外,“宋代之后的皇帝却更偏信致祭”无中生有;

C.“ 伯牙在此山弹奏”错误,原文说《高山流水》“琴曲亦与泰山颇有渊源”,伯牙弹奏琴曲,钟子期听后评说其琴声“峨峨兮若泰山”,并非在泰山弹奏;

D.“ 敢于质疑的治学态度”错误,依据原文“周郢的《泰山编年通史》以史带论,开创性地提出‘泰山五山说’”可知这是学者周郢开创性地提出的观点,不存在对其他观点的质疑。

故选B 。

4 .D 5.A 6.①从个人兴趣角度:培养兴趣,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②从文化角度: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找到心灵寄托和归属感;

③从榜样角度:引导青年学生从先进模范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确立发展的方向,勇担时代使命。

④从创新角度:创新能激发青年人的青春活力。

【解析】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表现为既成熟又矛盾”错误,依据“国家经济发展让这一代年轻人充满希望、朝气蓬勃,但疫情内卷等社会环境带来的冲击,让学生群体产生了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可知两重特性是既“充满希望、朝气蓬勃”,又有些“焦虑紧张”;同时也可知“所以常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强加因果。

B.“ 男生比女生更抑郁,女生比男生更焦虑……更抑郁更焦虑”错误,原文是“男生抑郁风险略高于女生,而女生焦虑风险略高于男生”;“重点院校的本科生比专科生更抑郁更焦虑”错误,依据“重点院校的学生抑郁焦虑风险也比非重点院校的大学生更高;本科生的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高于专科生”可知应改为“重点院校的本科生比专科生焦虑抑郁风险更高”。

C.“ 就能培育青年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其个人价值”说法太绝对,依据原文“学院组织专门队伍开展系统培训工作,带领青年学生走入社区基层,开展多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院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推动了青年小我与国家大我的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可知选项并非充分条件关系。

故选D 。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因焦虑和兴趣而受影响”“可见其内心的抑郁挣扎”错误,依据原文“某位学生正在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位,猛然发觉,经济学知识内容并非他的追求,于是申请了英国某所大学的烘焙专业”可知材料并未涉及其受焦虑影响,从材料中也看不出其内心的抑郁挣扎。

故选A 。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从个人兴趣角度:依据原文“抵抗抑郁情绪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学生去感知自己的兴趣所在,抱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可知要培养兴趣,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②从文化角度:依据原文“而我们现代教育中恰好缺乏这种修身课,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准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心灵寄托和归属感”可知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找到心灵寄托和归属感;

③从榜样角度:依据原文“道德模范的英雄事迹对于个人品行的建立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榜样作用,……无数的先进典型,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力量,展示着当代青年人的高贵品格,给年轻人指引了学习的方向”可知要引导青年学生从先进模范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确立发展的方向,勇担时代使命。

④从创新角度:依据原文“新时代的青年要时刻牢记创新创造的重要性。国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落人后,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是党和人民交给所有青年同志的任务,也是其实现人生价值,展现青春活力的途径”可知创新才能激发青年人的青春活力。

7 .A 8.①闻一多先生写诗,在中国新诗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是诗人;

②闻一多先生爱研究,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涉猎,他是博学的学者;

③闻一多先生学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联大四师生惨遭杀害鸣不平,写下《“一二·一运动”始末记》,他不惧怕特务们的威胁,勇敢发表最后一次演讲,可见他是一个英勇的民主战士。 9.①闻一多先生讲课之前对所讲内容做了大量的研读,备课充分。当代教育者也应备好课,博览群书,一丝不苟,对所讲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

②闻一多先生讲课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当代教育者也应注重运用灵活的教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让课堂生动起来,做到深入浅出。

③闻一多先生博学多才,对所讲知识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当代教育者也应博览群书,善于勾连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解析】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 反衬闻一多专心治学态度”错误。根据材料一“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簃’,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可知,文章交代朱自清和魏建功的斋名不是反衬闻一多专心治学态度,而是交代闻一多“何妨一下楼主人”的由来。

故选A 。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闻一多第一本诗集《红烛》于1923年9月出版,在中国新诗史上已显示了自己的独特光彩。1928年出版的新诗集《死水》,奠定了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表明闻一多先生是一个诗人;

“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1943年,闻一多学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表明闻一多的学者特点;

“闻一多学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12月1日,联大四师生惨遭杀害他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1946年7月11日,李公仆被特务枪杀。7月15日上午,在治丧礼堂里,特务们大声说笑,有的还摆弄枪栓,闻一多一气之下冲上讲台,即席发表了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民主战士特点。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文章④至⑦段,写闻一多上课,本题应从这个范围概括答案。

根据“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分析可概括为闻一多先生讲课之前对所讲内容做了大量的研读,备课充分;当代教育者也应备好课,博览群书,一丝不苟,对所讲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分析可概括为闻一多先生讲课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当代教育者也应注重运用灵活的教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让课堂生动起来,做到深入浅出。

根据“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讲到印象派里的pointlism(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可概括为闻一多先生博学多才,对所讲知识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当代教育者也应博览群书,善于勾连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10 .DIM 11.C 12.A 13.(1)秦国担心大王改变原意,所以用垣雍来引诱大王。

(2 )您不如答应赵国的请求,以此使秦国撤兵;如果不答应赵国的请求,那秦兵就不会退却。这样,正中了秦国的计。

【解析】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坚持正义,救援将亡的赵国,发扬威力,迫使强大的秦兵退却,齐国不致力于这样的大事,却只想爱惜粮食。

“义”作状语,“救”作谓语,“亡赵”作宾语,中间不断开,“赵”后断开,应选D;

“威”作主语,“却”作谓语,“强秦兵”作宾语,中间不断开,“兵”后断开,应选I;

“不务”作谓语,“为此”作宾语,中间不断开,“此”后断开,应选M;

故选DIM 。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A. 正确。

B.“ 引”,率领;/举起。句意:随即率兵回国;/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

C.“ 含义相同”错误。“与”,给;/交好,亲附。句意:要是说割城吧;/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

D.“ 亡”,灭亡;/逃跑。句意:今天秦国灭了赵国;/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

故选C 。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即使平都君劝说,魏王也不答应”错误。根据“王曰:‘不能。’臣故曰:‘垣雍空割也。’魏王曰:‘善’”可知,经过平都君劝说魏王答应了合纵。

故选A 。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 )“变”,改变原意;“以”,用;“饵”名词作动词,引诱。

(2 )“却”,使动用法,使……撤兵;“是”,这。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秦、赵长平之战时,平都君劝魏安王说:“大王为何不实行合纵呢?”魏王说:“因为秦国答应让韩国把垣雍归还给我们。”平都君说:“我认为归还垣雍不过是一句空话。”魏王说:“这是什么意思?”平都君:“秦、赵长久地相持在长平城下,不能决出胜负。诸侯若和秦国联合,赵国就会灭亡;若和赵国联合,秦国就会灭亡。秦国担心大王改变原意,所以用垣雍来引诱大王。秦国如果战胜了赵国,大王敢向秦国索取垣雍吗?”魏王说:“不敢。”平都君说:“秦国如果不能战胜赵国,大王能让韩国交出垣雍吗?”魏王说:“不能。”平都君说:“所以我说归还垣雍是句空话。”魏王说:“对。”

材料二:

秦军在长平进攻赵军,把赵军打得大败,随即率兵回国。秦王就派使者到赵国索要六座城邑作为讲和条件。赵王还未拿定主意,楼缓刚从秦国前来,赵王和楼缓商量道:“把城割给秦国好呢,还是不割的好?”楼缓推辞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王说:“虽然是这样,但是你还是谈谈个人的看法吧。”楼缓说:“如今我刚从秦国来,要是说不割城吧,那不是好办法;要是说割城吧,恐怕大王又认为我是在替秦国说话。所以不敢回答。如果我可以为大王考虑的话,不如给秦国。”赵王说:“好。”

材料三:

秦国攻打赵国长平,齐国、燕国援救赵国。秦王谋划说:“齐国、燕国援救赵国,如果三国关系亲近,那么我们就退兵;如果他们不亲近,那么我们就继续攻打长平。”这时赵国粮食不够,向齐国请求援助粮食,可是齐国不答应。苏秦对齐王说:“您不如答应赵国的请求,以此使秦国撤兵;如果不答应赵国的请求,那秦兵就不会退却。这样,正中了秦国的计。况且赵国对燕国和齐国而言,就等于燕、齐的屏障,这就好比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没有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今天秦国灭了赵国,明天就要轮到齐、燕。而且救赵一事,就该像捧着漏瓮、浇烧干的锅那样急迫。援救赵国,这是大义之举;使秦兵退却,又具有美名。坚持正义,救援将亡的赵国,发扬威力,迫使强大的秦兵退却,齐国不致力于这样的大事,却只想爱惜粮食,这是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有过失啊。”

14 .B 15.①“觅封侯”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立功边塞是“封侯”的重要途径。

②王诗表达了主人公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的心理。

③李诗表达了少女对情人深切的爱情,嘱咐恋人功成名就后早日归来的心理。

【解析】14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 作了细致描写”错误。结合全诗“不知愁”“忽见”“悔教”可知是作了集中的描写,并未细致入微的描写心理的变化。

故选B 。

15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诗句“悔教夫婿觅封侯”“封侯早归来”可知,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王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表达了主人公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的心理。

李诗“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意思是:封侯之日早早归来,不要作那弦上的箭!这两句以女子口吻写其送别之际嘱托男子功成名就后及时归来,不要如离弦之箭一去不返,使自己独守空闺,坐愁红颜老,深深地揭示出少女对情人深切的爱情,感情纯真。

16 . 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不敢言而敢怒 日益骄固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呕哑、嘲哳、骄固、残。

17 .①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②赫赫有名(鼎鼎有名、大名鼎鼎、声名显赫、司空见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③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乐不可支) 18.(1)“采”与“踩”谐音,准确地写出了秋天用手采藕与冬天用脚踩藕的不同方式;(2)“寸”量词活用动词,形象地写出冬天踩藕必须一寸一寸小心辛劳的情形。

【解析】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指宝应称为荷花城是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可填“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②对应“名菜”,指相关菜品有名气,常见,大家都知道,可填“赫赫有名”“鼎鼎有名”“大名鼎鼎”“声名显赫”“司空见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赫赫有名:形容声名非常显赫。鼎鼎有名:形容名气很大。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极其有名。声名显赫:形容名声盛大。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③结合“像玩扫雷游戏一样”,可知此处指踩藕人从踩藕中得到乐趣,可填“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乐不可支。乐此不疲:指对一事情产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得疲倦、劳累。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8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采”,会意字,从木从爪,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踩”是形声字,左形右声,指用脚登在上面。这两个字谐音,准确地写出了秋天用手采藕与冬天用脚踩藕的不同方式;

“寸”量词活用动词,指一寸一寸地挪动,形象地写出冬天踩藕必须用脚一寸一寸挪动去感觉,表现踩藕人小心辛劳的情形。

19 .①蟑螂的嘴边有许多短毛

②还能判断毒药的味道

③谁家的蟑螂就多 20.B 21.平时我们要用保鲜膜把剩饭、剩菜密封好,要及时倾倒各种生活垃圾,做完饭后要及时打扫灶台和水槽,这样蟑螂就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离去。

【解析】19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文“这些短毛既能判断食物的味道”可知,前面应是说明蟑螂有短毛,而判断食物味道一般用嘴,故可填“蟑螂的嘴边有许多短毛”。

第二处,根据后文“避免被毒药伤害”可知,蟑螂的短毛能判断出哪些是毒药,故可填“还能判断毒药的味道”。

第三处,根据原文“对付蟑螂首先应该注意家居的环境卫生。我们都知道,谁家的厨房脏……”可知,家居环境的卫生清洁度与蟑螂多少成对比,故可填“谁家的蟑螂就多”。

20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是”字表示判断。

A.“ 是”字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B.“ 是”字表示判断;

C.“ 是”字意为“正确”;

D.“ 是”字用在形容词前,表示肯定,起强调作用。

故选B 。

2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线句的语病有:

第一处,语序不当,针对做一件事的表述,应是先讲方式再讲对象,故可改为“平时我们要用保鲜膜把剩饭、剩菜密封好”;

第二处,语意重复,“各种生活不必要的垃圾”中,“生活垃圾”就是不必要的,故可改为“各种生活垃圾”;

第三处,成分残缺,“及时灶台和水槽”中,“灶台和水槽”应是宾语,其前缺少动词,故可改为“及时打扫灶台和水槽”;

第四处,搭配不当,“找不到食物”和“离去”之间是因果关系,应用“因为”搭配,故可改为“这样蟑螂就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离去”。

故句子可修改为:平时我们要用保鲜膜把剩饭、剩菜密封好,要及时倾倒各种生活垃圾,做完饭后要及时打扫灶台和水槽,这样蟑螂就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离去。

22 .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刘邦和郑板桥的两句话。其中“知进退,明得失”的意思是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前进,什么时候应当后退;明白得到与失去之间的关系。意在启示我们,要学会看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当前的局势,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对于进退做出准确判断。以及明白自己当前应该得到什么,为了得到可以失去什么,要在得与失之间做出取舍,从而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人生判断,走出精彩的人生之路。而“难得糊涂”指面对种种人世间的纷扰,有时不妨以轻松、宽容的态度对待。糊涂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修为,它不是让人真的糊涂,而是内心澄明通透,而表面愚拙,从而从容处世。

两句话看似内涵不同,实则都蕴含了人生之道,对此,考生应辩证分析,全面把握二者的关系,在人生路口及重要事情的抉择上,要有知进退、明得失的智慧;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也要有难得糊涂的洒脱心态。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范蠡在助越灭吴后,不贪恋权贵弃官退隐,在齐国有意让他做相国时,他归还印信,散尽家财,隐居避世,最终保全家族,留名青史的故事,论证知进退、明得失的重要性。也可以引用曾国藩“小事糊涂,大事清楚,顾全大局”的名言,论证人生正确的处世态度。

在论据的选择上,应注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司马迁“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于祟”以及白岩松“人生的两个基本点是糊涂点,潇洒点”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也可以立足于社会现实,反观当下存在的不少人锱铢必较、为蝇头小利打破脑袋等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立意:

1. 明进退之道,得成功人生。

2. 人生贵在懂得糊涂。

3. 于取舍间进取,于糊涂中处世。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