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教育两委领导班子走访企业,联合市商务局、人社局、工商联等部门召开校企对接会,带动全市高校走访企业3994家、开拓岗位4.5万个。联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各类就业活动1.7万场,提供岗位261万个。建立全体教师包保就业制度,将就业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和全面从严治党考核,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干部任职考核的重要内容,挖掘全体教职员工的校友、合作单位资源,形成促就业合力。
在湖北,强化挖潜拓源、扩宽岗位供给“蓄水池”是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发挥市场化就业主渠道、政策性岗位稳定器、就业见习促进剂作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不断挖掘岗位资源。加力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对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时发放1000元就业补贴。打造都市圈用工招聘联盟,推进人力资源共享。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加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等活动,共协调岗位近10万个。截至10月底,全省共建成就业见习基地2414家,募集就业见习岗位3.8万余个。
山东职业学院2023届毕业生4932人,创历史新高。该校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上门、上心、上网的“三上”就业服务机制。校院两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主动上门访企拓岗,开展用人单位大走访,对接企业239家。
中国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李富民介绍,集团面向长远发展需要,开发高质量就业岗位。推动产业发展促就业,全力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库布齐沙漠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发,实现以项目投资落地带动就业增长;发挥产业链“链长”优势,积极动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力度。加强人才储备促就业,2022年集团累计签约高校毕业生超3300人,较2021年同比增长80%,规模达到集团现有员工数量的11%。此外,谋新招、拓渠道,全面拓展高校毕业生引进途径。
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推动以创业带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都不能少。
在天津,多部门联合提前向2023届困难毕业生发放6582.3万元求职创业补贴;在山东职业学院,学校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关心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开展“一对一”全过程、全方位就业指导,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毕业生顺利就业。宜宾学院为重点群体毕业生实施精准帮扶,通过党建“十个一”帮扶等活动,搭建党委、总支、支部、党员联系学生的桥梁,形成全员帮扶育人格局;开展分类指导服务,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专门开发就业指导教材,开展“一对一”简历诊改、面试辅导,组织就业能力培训,每年2000余人次参加培训。
中国三峡集团关心关爱特殊毕业生群体,设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对在基层就业有突出业绩的高校毕业生和服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组织开展“贫困家庭毕业生”“脱贫家庭毕业生”招聘,计划规模累计超过1000人,推动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以创业带动就业,放大了就业的倍增效应。
湖北聚力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连续11年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提高扶持资金至最高50万元。湖北今年共有2340个项目申报,同比增长30.2%。以资金为保障强支撑,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至500万元,并加快推进电子化审批,1—10月,全省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0.11亿元,达到去年全年贷款总额的142%。
山东职业学院统筹推进就业育人,坚持人才培养有特色。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赋能学生工程师素养和工匠精神培养,引导学生勇担责任,自觉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创业。每学期开设人文选修课400余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懂技术、会生活、有品位的毕业生。对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应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着力为企业量身打造“现代工匠”。实施“8215”回访,即“80%毕业生追踪2年+10%毕业生追踪5年”,用人单位评价满意度在98%以上。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06日第10版
作者:本报记者 余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