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佐夫17岁那年,苏德战争爆发。
苏军在前线屡屡受挫,国内不得不大肆征兵入伍。
按照亚佐夫的年纪他还不用服兵役,但一心想要保家卫国的他主动谎报了年纪,并如愿以偿的来到莫斯科红旗步兵学校进修。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烧至苏联境内时,亚佐夫毅然离开学校奔赴到了前线。
亚佐夫很不幸运,刚走上战场的他就深刻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
苏联在二战中的开局是惨烈的,连续三年时间被德军打的节节败退,亚佐夫接连被派往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前线最激烈的战区。
在与德军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亚佐夫数次流血负伤,好在他一次又一次的挺了过来,他的军衔也因此越来越高,二战结束之时他已经是一个整编营的营长。
整个二战期间,亚佐夫几乎历经了苏联的所有重大战役。
沃尔霍夫战役、列宁格勒保卫战、库尔兰战役都有亚佐夫的身影,类似他这样打满整个战场的士兵鲜有人在。
几年军旅生涯,亚佐夫亲眼目睹身边战友一个一个倒下,看到无数惨遭战火波及而流离失所的百姓,这让他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了成长,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后来的每一个选择。
战争结束后亚佐夫选择去往军校学习,并就此立下了终生从军报国的志向。
从伏龙芝军校毕业后的亚佐夫,被派往中亚军区任职。
由于他出色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亚佐夫在军中一路高升,在54岁那年荣升上将军衔。
倘若不出意外,亚佐夫的军事生涯基本已经走到了尽头,只等退休之后返回家乡,然而一件突如其来的德国人入侵事件彻底打乱了这一切。
1987年5月,一个名叫鲁斯特的德国人,驾驶着一辆单引擎的小型飞机降落在了莫斯科红场。
消息传来全世界为之一颤,红场是莫斯科的中心、是见证了苏联政权诞生的红色基地,苏联的重大庆典和阅兵活动均会在这里举行。
所以苏联军队对这里的防卫非常严密,甚至号称红场有着“世界上最严密的防空网”。
可这样一个位置如此重要、防守如此严密的地方,竟然被一架平平无奇的小飞机飞了进来。
消息传出后,苏联人民陷入了震惊和愤怒,这一切压力最后给到了军方头上。
本就计划推行军事改革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趁机撤了一大批高级将领,包括责任最大的国防部长。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戈尔巴乔夫没有从位高权重的老将当中挑选国防部长人选,而是越过多个级别选择了当时的远东军区司令员亚佐夫。
当时的亚佐夫无论是资历还是经验,都无法升任这个职位。
可戈尔巴乔夫需要的是一位听话的国防部长,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亚佐夫出任国防部长不是能力所致,而是时代的产物。
但不管出发点如何,上任之后的亚佐夫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尤其是将他从远东苦寒之地调到莫斯科的戈尔巴乔夫,亚佐夫始终感恩在心。
所以当亚佐夫对军改政策产生质疑的时候,仍然没有拒绝来自戈尔巴乔夫的命令,忠实的将任务执行了下去。
直到亚佐夫意识到对方与自己一心守护的苏联背道而驰,他才下定决心改变了立场。
对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的差评2020年2月25日,这位前苏联的最后一位元帅在莫斯科去世,走完了自己奋战的一生。
普京总统亲自向其亲属发去唁电,称赞亚佐夫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和前线战士”。
随着亚佐夫的去世,一份遗嘱也被公之于众,那是他生前接受《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对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三人的评价。
按照亚佐夫的要求,对他们的评语在其死后予以公开。
首先是关于戈尔巴乔夫的评语,亚佐夫认为他不够成熟,其个人执政水平不足以带领如此庞大的苏联。
“苏联的国家性质注定了我们是一个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军队庞大的大国家,但是从戈尔巴乔夫的政绩来看,他显然没有带领苏联走向辉煌的能力。他毁掉了这个国家,他的拥趸、他的部下都是帮凶。”亚佐夫始终坚持认为“苏联的解体并不是一种必然”,他表示这其中有太多的客观因素起到了分裂苏联的作用。
“全苏联76%的人都不希望国家解散,但戈尔巴乔夫显然没有顾忌人民的意愿,他没有把这件事情做好。”在亚佐夫的心中,苏联解体的客观因素就是戈尔巴乔夫。
1990年,戈尔巴乔夫正式出台了多党制政治制度,力求实现政治多元化。
总体而言,他的政治举措倾向于使苏联成为一个更加松散、更加自由的联盟。
但这对于苏维埃内部一众老布尔什维克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尤其是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计划推出的“主权国家联盟条约”。
这项条约一旦在苏联内部推行,将意味着苏联各加盟国的国家主权、自治权将会迎来质的提升,届时苏联很有可能会就此走向解体。
毕竟从戈尔巴乔夫上任以来的种种政策效果来看,这一趋势确实愈发明显。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主张在苏联内部引起了巨大纷争,以副总统亚纳耶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切科夫、亚佐夫为代表的的苏联保守派对此非常不满。
为挽救即将走向解体的苏联政权,保守派数次向戈尔巴乔夫提出批评和警告,试图阻止苏联不断分化的趋势。
奈何戈尔巴乔夫对此不闻不问,以亚佐夫等人为代表的保守派,彻底走向了戈尔巴乔夫的对立面,试图改变苏联走向分裂的局面。
从对戈尔巴乔夫的评语中可以听出,这位苏联元帅对其充满了怨言和不满,至于俄罗斯的首任总统叶利钦,亚佐夫的评价更甚。
亚佐夫直言不讳的指责他为“彻头彻尾的野心家”。
“他从没有想过保留苏联,叶利钦从来只会考虑自己,他纠结了一帮‘匪徒’,瓜分了这个伟大国家的财富。”即使时隔多年,亚佐夫仍然对此忿忿不平。
“叶利钦的头脑并不清醒,他只想着给自己的亲信创造财富和权利,完全不顾及普通苏联人民的生活。”在苏联濒临解体时,叶利钦就一心只想摆脱落后加盟国,为俄罗斯及其个人攫取利益,他的行为引起了亚佐夫的深恶痛绝。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分裂成两个阵营,一派是以叶利钦为主导的总统派,另一边则是以议会议长、最高苏维埃主席鲁斯兰为代表的议会派。
双方在政策改革、经济发展、宪法内容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
起初,叶利钦在这场对峙中占据着主动地位,可随着其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失败,带来俄罗斯经济的快速下滑,有越来越多俄罗斯人站到了议会派一方。
1993年9月18日,叶利钦成立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这是一个取代最高苏维埃的部门,叶利钦的目的就是要摧毁议会派的权力基础。
21日晚间,鲁斯兰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叶利钦的所作所为属于“政变”,认定其已经违反了宪法,叶利钦的总统权力被剥离。
自此,双方的权力争斗开始演变成武装冲突。
10月4日凌晨,叶利钦为了彻底打败议会派,决定动用武力解决矛盾。
至晚上6时许,鲁斯兰等人被尽数逮捕,叶利钦用武力成功夺取了俄罗斯政权。
当初亚佐夫与戈尔巴乔夫产生矛盾时,作为国防部长的亚佐夫坚持不向自己人开枪。
而当叶利钦政府受到挑战时,他没有做到像亚佐夫一样,坚守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价值底线。
仅此一点,就能看出叶利钦与亚佐夫的差别。
对普京的殷殷期盼苏联解体前夕,在政治上受到打压的亚佐夫被投进监狱,逐渐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
直到普京总统上台,这个为苏联操劳了一辈子的老布尔什维克才得以再次露面。
2004年11月,普京为亚佐夫元帅授勋,恢复了他的军衔和荣誉,以此当做他80岁生日礼物。
在普京眼中,亚佐夫是一位为挽救旧体制而做出努力且心系国民的优秀将领。
自那以后,普京与亚佐夫成为了一对忘年交,作为总统的普京多次就国家政策问题向亚佐夫虚心请教。
2014年11月8日,亚佐夫迎来了自己的90岁生日。
当天普京亲自出席庆典,并代表俄罗斯官方向亚佐夫授予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以表彰他为苏联发展建设做出的贡献。
除此之外,普京个人还赠送了他一把刻有自己名字的手表,随同普京一起出席典礼的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向亚佐夫送上了一把军刀。
在亚佐夫的眼中,普京无疑是那个将俄罗斯带上正轨的领导人,这不是因为普京对其予以了足够的敬重,而是在于普京上台之后做出的一系列政绩。
普京上任之初的俄罗斯是一个烂摊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了濒临毁灭的俄罗斯,并缔造了一支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强大军队。
“我经常会陷入沉思,普京到底是如何学会管理这个国家的?答案是实践。他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在内为国防和民生殚精竭虑,在外勇敢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治理国家的正确方向。”在采访最后,亚佐夫被问到是否可以给普京一些建议。
他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我会建议他走中国的道路,俄罗斯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国家财富不应该掌握在极少部分人手中。”
亚佐夫与中国的关系一向很好,早在1991年他就作为苏联国防部长对中国进行了一次访问。
在向中国的抗战老兵表达敬意和中国人民表达美好祝福的同时,亚佐夫也重点关注了中国近年来的国家建设。
亚佐夫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飞速发展,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他将这一切牢牢记在了心里。
自那以后亚佐夫一直关注着中国的进步,眼看中国进步飞快,亚佐夫内心生出无穷羡慕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中国的发展模式,他相信俄罗斯能够从中学习到经验。
正因如此,亚佐夫才会建议普京尝试走中国道路。
直到人生最后关头的亚佐夫,仍然心系俄罗斯的发展,可见他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纵观亚佐夫的一生,无论是在战场上与德国军队厮杀,还是和平年代致力于国家军队建设,又或者是铤而走险发动政变,贯穿他内心的始终是国家与人民。
为此他可以浴血疆场、可以违背自己的意愿,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要能够护得家国周全。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强烈爱国热忱的驱使下,才会让亚佐夫直到暮年仍然关注着国内外局势,从而为普京提出“向中国学习”的正确意见。
作为一名老布尔什维克、作为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