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写作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

日期:2023-01-12 11:17:56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写作者,每天都免不了要与写作打交道,比如,每天除了必不可少地写教案,还要撰写教学计划、工作总结、学科论文和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等;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更要撰写管理班级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班队活动的方案、家长会的讲话稿以及学生的操行评语,等等。

可是,当下不少教师却谈写色变,惧怕教育写作,这究竟为什么?原来,笔者发现,无论备课,无论写作其他资料,他们都放弃甚至抛弃了自主写作的“绝活”,而以复制粘贴和照搬照抄等为“能事”。说穿了,就是用他人的写作代替自己的写作,以假写作代替真写作。久而久之,他们不但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写作能力,而且阻碍了专业发展。

然而,教育写作是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是对日常的教学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提炼与扩展的不二选择,是提升思维能力和专业行动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总之一句话,教育写作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专业精进的重要“脚手架”,是蜕变自我的必由之路。

如果教师不重视教育写作,不会教育写作,改变自己、走出过度应试的困境和实现“好教育”等就会落空。所以,为了让教育写作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了让教育写作回归教师的生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唤醒教师教育写作的良知,并引领教师不断提高教育写作的能力。

首先,地方教育研训机构要以培训为契机,把教育写作列入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基于不少教师惧怕教育写作的客观实际,研训部门应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而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调查研究、摸底考试、个别座谈等,把教师的写作底子了解清楚,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类;然后,基于问题开展教育写作的差异化培训。

当然,在培训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让教师写起来,既要根据教师写作基础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写作要求,又要经常性开展现场写作活动,并组织临场考试,防止少数教师滥竽充数、蒙混过关,充当“南郭先生”,对写作态度认真且写得好的教师要及时表扬,并给予学分奖励;对态度不认真且写得差的教师要严厉批评,责令其整改,还应要求学校把教育写作的培训态度与实绩纳入岗位聘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和职称评审之中,通过制度的约束、引领和激励,倒逼教师端正写作态度,最大化挖掘他们的教育写作的内驱力,让会写、能写真正成为教师的习惯,成为常态,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次,中小学校要为教师写作营造宽松的环境。当下不少教师之所以惧怕教育写作,除了自己不重视,主要是学校缺乏务实的举措。一是校长对教育写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校长心心念念想的仍是学生的考分和学校的升学率,而对教师的读书学习和教育写作等,只是写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上,或以口头布置敷衍了事,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抓落实,致使教师写与不写一个样。

二是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等现行的评价机制中,对教师的教育写作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正是因为评价乏力,导致教师轻视了教育写作。

三是当下所谓的教学质量,实际上仍是单一的应试成绩,而应试成绩似乎缺乏与教师教育写作的关联性。尤其是不少学校仍以考分定教师的优劣,致使不少教师不重视备课,不重视教学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却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应对考题和考试上;这样,学生即使获得了好成绩,也是通过无限延长学习时间和大量刷题才取得的,但他们却更受学校和社会的欢迎。

其实,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放眼未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也即减负提质才是教学的正途,而这需要教师通过读书学习、教学反思和教育写作等长期的坚持与努力,才能促进专业发展,才能实现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

当然,“正人先正己”。作为校长,先要为教师的读书学习和教育写作等作出表率,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要用“无声的命令”激励教师动起来,并把所读所思所想做起来、说出来和写出来,而且要勇于顶住过度应试的压力,要坚决为教师松绑,大胆给他们放手,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认真备课,认真探究实践,用心反思和总结教育教学的得失,使教育写作真正成为教师的新常态和基本功,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利器。

同时,要注意把握教育写作的方向,避免教育写作“喊口号”“假大空”,避免教育写作进入追求理论性写作和脱离实践的误区,而是要引导教师“刀刃向内”,眼睛向下“接地气”,要直面现实问题,把发现和破解难题的办法写出来,尤其要鼓励他们写好教学反思、教例、案例和教育随笔等属于教师“自己的论文”,并把它们纳入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另外,为了帮助教师提高写作能力,学校还要经常邀请专家和名师莅临指导,倒逼教师多写、多练、多改,鼓励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而且要发动教师“抱团取暖”,建构写作团队,汇聚写作人气,浓郁写作氛围,引导他们能者为师“兵教兵”,鼓励他们个性化写作,大胆写出并写成属于自己的作品,真正让教育写作扎根实践,并为蜕变自己而赋能。

再次,要引导教师成为教育写作的长期主义者。实际上,只要行动,只要肯写,只要坚持做教育写作的长期主义者,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写作的高手,也即诸多的好教师和名教师都是做出来、逼出来,更是写出来的。所以,每个教师既要投身于教育写作,又要逼一逼自己,更要让教育写作成为专业成长的“垫脚石”。

当然,一个教师想要写出一篇文章,乃至于能发表一两篇评职称或者评名师的论文,或许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要写,一辈子都笔耕不辍。这样看来,能够写、坚持写比写得完美更重要。

其实,教育写作本身就是一项慢活、苦活和艰辛的活儿,它并非一蹴而就立马能见效;尤其是在过度应试依然具有巨大惯性的当下,许多人不但不理解、不相信和不看好教育写作,甚至会非议和刁难。

面对这些,我们既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去顶住或承受压力,又要克服浮躁、功利、恐惧和焦虑的写作心态,而且要守住孤独、耐住寂寞、淡泊名利,乐于做一个坚持写作的长期主义者,坚持把任务驱动和被动写作化为自觉行动与主动写作,坚持以写作的利器去发现、挖掘和破解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坚持把破解问题的高招梳理成可以推广应用的经验,并提升为本土理论,让更多的同仁分享;坚持用教育写作深刻自己的思维和深化自己的思想,坚持用教育写作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质疑的能力,坚持用教育写作改变自己的理念和行为,坚持用教育写作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坚持用教育写作提升教书育人的内涵……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教育写作和“发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与更大的平台。我们应抓住机遇,建构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和同道者的平台连接起来,主动发布自己的读书笔记、教育随笔、教例和课例等,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和意见建议,促使自己学习更勤奋、思考更深入、做得更扎实、写得更精彩;同时也从他们那里得到启发和借鉴,大家一起交流切磋、碰撞思想,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为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以及走远专业发展之路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周建国 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