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的伟大,让美好的事情让更多人知道,让感动和爱传递。
2013年,带着“此时此刻,非我莫属”的壮志,阿里巴巴在西湖边发出《天天正能量宣言》。“弘扬凡人善举,为什么是阿里?”从第一天上线起,“天天正能量”就面临着这样的讨论。1月12日,《“天天正能量”项目十年评估报告》,从十年视角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我们常说做好人难,做好事不被理解,有时甚至会遇到种种非难、误解;‘天天正能量’项目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有名有实,这是一种公益机制的创新。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善事,一亿善款,十年坚持,特别了不起。”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说:“‘天天正能量’提倡的,不是什么伟岸的事业,就是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不是我们生活之外的事,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改变。”而这正是公益的本质所在——一种生活方式。
十年前,“天天正能量”宣言中对此有着最浪漫的表述:“你怎样,世界就怎样,你的眼睛是光明的,这世界便不黑暗;你的心是快乐的,这世界便不悲伤。”
十年后,公益界专家学者追踪这十年11570笔奖励,在项目评估报告中写下如此评语:“始于对小而美的坚信,终于对人人公益的实践。当个体善举的微光,通过社会评价体系的放大,便会激励更多人效仿;这种个体善举和社会评价体系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建立起善的循环,这也正是天天正能量项目十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社会价值。”
十年携手同行,本报作为阿里公益合作媒体,截至目前,推出了为数不少的正能量人物,冲进屋内帮独居老人灭火的小伙唐辉、单腿站上讲台成为小学老师的湖南女孩胡毅、自费为5名学生开“小卖部”的95后故将王春慧等,都曾获得天天正能量奖项。下一个十年已经开始,“天天正能量”再次发出倡议,“我们头顶梦想,一路前行”,就像十年前一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