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员工福利管理实践专题(一)
对于全球化经营的企业而言,在具备同样的员工福利保障效果下,实施有效管理的国际共保福利(Multinational Pooling)政策可节省员工福利成本达15%及以上,且实施有效规划的跨国自保福利(Captive)方案可节省员工福利成本达25%及以上。
上数据来源于韦莱韬悦近期发布的《跨国福利管理实践报告》。该报告调研了200家跨国公司(其中37家为FTSE全球前100企业, 20家为FTSE全球前20企业),参与调研的企业福利数据量如下:
超过1,500个国际共保福利计划和跨国自保福利计划;
达60亿美元规模的福利保费
118个国家日常运营的福利计划
福利政策时间跨度为5年及以上
此外,调研发现跨国公司都在努力提升全球内部福利的竞争力,综合使用了多种员工福利管理工具/措施:
全球一体化的核保/定价模型,跨境一致的保险福利条款,以及常见的国际共保福利和跨国自保福利
优化员工福利的全球交付模式,如使用有全球网点的保险经纪商(Global Broker)
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单一的福利管理工具/措施已经无法解决跨国公司全球福利方方面面的需要。更多跨国公司使用了综合手段,既解决了员工风险保障的问题,又达到企业的财务最优。
韦莱韬悦服务多年的全球公司实践案例:
案例1 — 某全球能源企业
基于其重资产的业务特点,推行以下全球福利管理措施:
☞ 策略:按“大小”进行分类管理, 配以叠加的管理手段,例如独立融资(Self-finance),自保(Captive),再保(Reinsure)等
· 对于大型且在各地有服务能力的员工福利保险计划,进行以自我独立融资(Self-finance)的方式进行管理
· 对其他员工福利保险进行打包,先实施自保(Captive),再进行再保(Reinsure)处理
案例2 — 某全球高科技公司
基于其以智力为资本的业务特点,推行以下全球福利管理措施:
☞ 策略:按“是否收支平衡”进行分类管理,配以国际共保(Multinational Pooling)管理手段
· 对于能收支平衡或盈利的员工福利保险计划,集中放到其中1个国际共保方案中(全球共2个),并进行即时监控
· 对其余各项员工福利尽可能以商业保险手段实现,并逐一进行跟踪和即时监控,实现收支平衡后,再放进国际共保方案中去
上述两家公司都实施了成功的全球员工福利策略,以员工保障为先,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实现全面风险管理,财务收益的有机融合。
虽然两家公司的福利策略都取得了成功,但为什么会如此的不同?关键的区别在于两家公司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切入点各有不同。
对于该家全球能源企业,由于业务涉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勘探作业和现场工程等,公司已经有效地管控了各类大型的风险。对于那些可控可承受的风险种类,例如员工福利,他们更愿意以独立融资(Self-finance)搭配自保(Captive)的手段进行内部管控。
然而,对于另一家高科技公司而言,员工福利的风险敞口却是该公司全面风险的重要内容,他们不愿意把员工福利的风险留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因此,他们尽可能通过国际共保和商业保险的方式,将风险外置。
从“风险内控”到“风险外置”,总而言之,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 - 最佳的全球员工福利策略需因应公司实际业务情况和全面风险理念出发。
注释说明:
国际共保(Multinational Pooling):国际共保是跨国公司管理全球范围内员工福利计划的一种方法。 跨国公司将不同地区的员工福利的内容(全部或个别)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国际共保资金池,以求更好地控制风险并节省福利成本。
跨国自保(Captive):跨国自保基金或公司是由其母公司拥有,母公司可直接影响并支配着其自保的运营, 包括承保、理赔政策和投资行为等。在员工福利方面,自保基金或公司通常还可以充当再保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