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一个终点也是一个开始,相互转化,不要把得最优作为自己的终点,再拼搏才能走得更远。
误区二:得到肯定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吗?
相信老吕即使今年没有得到最优评也有不会有太强的危机感,因为这仅仅是他从“高峰值”往下掉的第一年,他还是是部门里的优秀人群。而这种比大部分人都优秀的优越感,可能会被接下来的小齐、小巴、小九慢慢削减,到那时候是不是就太晚了呢?
《论语》里最常唠叨的一句但很有道理的话:吾日三省吾身,在这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遍地躺尸的职场上,需要时刻复盘自己是不是又松懈了,还能再开发哪些项目来提高业绩。
“年底绩效考核,我如何能评优秀”:比评优更重要的,是这三件事
其实,了解这两个误区后能更明白自己的状态,但比评优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三件事:
第一:被评优不重要,一直优秀才能一直爽
如何能一直优秀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需要长期修炼的,方法都有很多,但有一个屹立不动的标准:永远跟自己比,警惕温水煮青蛙,才能避免环境的干扰,专注在自己的领域里。同事小陆虽然在公司里并不活跃,但他在专业上就经常跟自己也跟别人较劲,一个项目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死磕,这种工作态度就非常值得学习。
第二:领导都是明白人,关系和资历都不是有力因素
领导给的评优是对部门业绩有贡献的员工,不管在公司的资历还是和领导的关系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但最有力的决定因素是业绩的输出。老吕上一年能获得最优,基本的条件是部门里并没有业绩特别突出的,而别的因素给老吕加分不少。所以,说到最后,优秀的方向要掌握好,只有主要因素保证了,关系和资历才会是加分项。
第三:公司永远是青睐能为公司创造长远利益的人才
毕竟从根本上看,公司更想要的,是优秀的工作业绩。公司会追逐的也是不断创造利益的人,所以一次两次的评优并不重要,也不要陷入误区认为自己可以松懈去享受。活在当下去奋斗,成为像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那样离开苹果自创工作室也是被追逐的人才,而不是待着呆在自以为还有好多人不如自己的舒适圈内。
“年底绩效考核,我如何能评优秀”:比评优更重要的,是这三件事
谁也不知道老吕过多几年后,在人才不断迭代后会的职场上会面临怎样的处境,但让自己一直优秀肯定是不二法门,不管在一个专业领域深耕,还是积累人脉资源都是能让自己优秀的办法。希望老吕们提前准备好迎接机会,而不是在中途停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