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绩效考核有效落地

日期:2022-12-20 11:15:07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考核指标要能够精确反应企业经营的目的,企业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经营结果,就制定什么样的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指标的层层分解,上级单位对本公司重点考核哪些指标,那么公司就要对相应的部门、下属子分公司、项目部重点考核这些指标。二是公司的年度重点工作,公司的年度重点工作需要作为对组织和岗位的重点考核指标,比如公司将某一年定位为市场开拓年,那么本年度就需要对各级单位重点考核新签合同指标;公司将某一年定位为完美履约年,那么本年度就需要对各级单位重点考核项目履约相应指标。三是部门或岗位的工作职责,某部门或岗位的重点职责要作为本部门或本岗位的关键考核指标。

另外,考核指标也不是越多越好,定量指标越多越好。制定的考核指标过多,会造成撒胡椒面的现象,因被考核者需要兼顾众多考核指标,导致无法将有限的精力聚焦在关键工作上,得到的考核效果并不理想;绩效考核需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并不是所有的工作任务都适合定量化考核,定量指标原始数据的抓取也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与之相匹配。

向谁负责谁考核

每一个考核对象都需要有考核责任人,在考核责任人确定时,需要本着向谁负责谁考核的原则。比如,部门内的一般员工的工作需要向部门的正副职负责,那么一般员工的考核责任人就是部门正副职;部门副职的工作需要向部门正职和分管领导负责,那么部门副职的考核责任人就是部门正职和分管领导;部门正职的工作需要向分管领导和公司主管领导负责,那么部门正职的考核责任人就是分管领导和公司主管领导。

这样确定的考核责任人,对考核对象的工作表现情况最为了解,考核打分最为公平公正,而且赋予考核责任人的考核权限,能够使得各层级领导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下属员工有管理抓手,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考核频次要适度

考核频次太高的话(比如每月度考核一次)会消耗较大的考核成本,比如投入较多的管理精力、物力、财力等,劳民伤财,导致人员疲于应付,考核效果不理想;考核频次太低的话(比如每年度考核一次)不利于开展过程把控与及时纠偏,无法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失去绩效考核促进目标实现的目的。因此多久考核一次需要看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何,能否支撑相应的考核频次。

行业内采取季度考核和半年度考核的企业比较多,考核频次比较适中。也有企业创新出了6/9/12考核法,即每年的6月份对上半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一次考核,下半年的9月份和12月份分别考核一次,这样在下半年采取季度考核,增加了考核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年度目标实现是否存在偏差,从而及时纠偏,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

2、克服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绩效观

绩效考核开展困难,但是必须要开展!因为绩效考核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公司全体员工需树立必须要有效开展绩效考核的观念,在此观念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全员参与,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而是全公司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事情,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参与和配合;二是提升技能,,学习绩效考核所需的技能,满足高效开展绩效考核的需要;三是尊重规则,考核制度如何规定就如何开展绩效考核,玩真的,不让考核流于形式。

考核责任人要有担当

首先,作为给下属进行考核打分的领导,需要自身有一定的担当,对下属人员进行公平合理的打分,不做“老好人”;再者,公司在领导的任用时,要树立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选择那些敢担当、有作为、客观公正的人作为领导。

构建层级负责制

层级负责制是指一般员工对部门领导负责,部门领导对分管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对公司主要领导负责,每一层级的领导都需要有相应的考核指标。按照考核指标对其进行考核,将考核指标一级一级进行层层分解,考核责任层层压实。这样每一层级的领导肩上都有考核压力,他如果不对下属员工进行公平公正的打分,就会打消下属优秀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团队整体目标的实现,这样考核压力就会积压在这个领导身上。利用考核的层级负责制可以倒逼管理者,规避领导打分不公正、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的问题。

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方案的落地执行,都需要以公司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切合公司的实际,以易于执行为基本设计思路,强调方案的可操作性。绩效考核不能过分地追求精细化、完美化,考核需要伴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逐步完善,不断优化,绩效考核需要一直在路上。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思顿立场。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