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一没预约上,钱就花没了。”陶先生说,春节期间被对象拉着去云南玩了一趟,一下把年终奖基本花完了。而节后他问了问银行,想还款还得等一个月。
据每日经济新闻6日报道,2月3日,周五,广州天河区。林松特意向公司请了一天假,早上6点起床,他要辗转去银行营业厅线下申请预约提前还房贷。“我6点起床坐广州地铁再转佛山地铁,现在转公交车,没有线上申请渠道,跑线下超级麻烦。”
林松所购的房产在佛山市,2018年,林松向中国银行贷款52万元,期限30年,利率5.13%。林松说这已经不是自己首次提前申请还银行房贷了。去年8月,他曾在中行APP申请,一周后通过各方反馈银行通过了审核,“一共还掉了30万元,目前还剩下18万元贷款余额,贷款期限30年,每月还款金额1088元。”
这几天,当林松想要再次通过中行APP申请提前还房贷时发现,APP已提示“暂不支持提前还款操作”。
同样的案例也发生在上海。赵兆说,自己2019年初在上海购买了一套房产,彼时共支付首付500万元,向工商银行贷款了180万元,其中有80万元是商贷,期限30年,利率5.19%,另有100万元公积金贷款,期限15年,利率3.57%。还款4年后,赵兆商贷还剩75万元,公积金还剩79万元,现在每月合计还房贷约1.1万元。这几天,赵兆在工商银行APP上申请了提前还贷,但还需等待2个月。
提前还款还能抵扣个税吗?
据第一财经报道,首套房利率不断下行,不少已购房者选择提前还款。吴逍就是其中一员,他对记者表示,自己分四次还完了90万房贷,最后银行账户只剩下100多块,月供1块多,留着抵扣个税用。消息一出,“有人还完90万房贷月供1元抵个税”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好奇“1元钱抵个税,是什么操作”“这是钻空子吧”。
据极目新闻报道,房贷提前还款,还能够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吗?记者从税务部门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个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可以按规定享受房贷利息的税前扣除。但如果贷款提前还清,已没有发生贷款利息支出了,就不能再享受税前扣除了。哪怕之后又申请了新的房贷,也抵扣不了,毕竟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仅限于首套住房贷款利息。但是,如果房贷只是提前部分还款,那么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仍然可以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对纳税人释放了个性化的减税利好。目前,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并没有对每月还款额设置门槛。但是如果贷款已经结清,需要在个人所得税APP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栏进行修改,否则年度汇算后,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开展事后抽查核验,将对虚假填报的依法追缴税款及滞纳金、予以行政处罚。”武汉市某税务师事务所一名专业人士表示。
在银行申请房贷提前部分还款时,可以实现“只剩零头”吗?记者咨询银行业相关人士了解到,房贷提前还款,不同的银行规定不同,贷款人具体可以看一下贷款合同的约定。一般提前还款最低还款额是一万元起步,具体金额可以根据贷款人自愿选择。“提前还款虽然说可以节省房贷利息,但是部分银行需要支付违约金,贷款人可以咨询银行具体进行了解。”一家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部分提前还款之后,贷款人可以选择缩短还款年限,保持还款月供不变,也可以选择减少每个月月供,保持还款年限不变。
提前还贷,“小账本”要算好
是否所有人都适合提前还款?据齐鲁晚报报道,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几个观点,供市民参考:
第一,如果买房时本身就享受了优惠的房贷利率,打了七折八折的优惠,即使房贷利率变化,差别并不大,可以不用考虑提前还款;
第二,如果房贷还款期限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甚至超过一半,特别是选择的还款方式又是等额本息,因为前期偿还利息多、本金少,所以越到还款后期越不建议提前还款;
第三,如果确定要提前还款,那还款的方式也可以选择,是不改变还款期数,还是不改变每月还款金额,可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心被骗子和中介盯上
计划提前还贷的过程中,消费者一定要小心套路,不然极有可能贷款未清,又背上一身新的债务。据北京商报6日报道,“手里刚有点钱,就被骗子套路走了,唉!”根据渝中发布,近日就有一市民想提前还清余下的贷款金额,因为未找到官方提前还贷的通道入口,便在网上搜索到某银行客服电话,随后添加对方微信与之联系。
对方称,要想提前还清贷款的余款,必须把银行账户的流水刷到等值于贷款金额,事后这些刷流水的钱会原路返还。该市民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引导下分多笔向指定账户共计转款25149元。而后对方仍在继续不断让其转款,该消费者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而后报警。
记者梳理发现,根据多地警方披露,目前不少消费者往往为减少贷款利息或当时手头宽裕而考虑提前还贷,但因无法在官方软件或平台上找到还贷入口,且无法联系客服求助,便会选择网上搜索提前还贷入口,但这一举动,也正中骗子下怀。
目前,盯上提前还款热潮的除了诈骗分子,还有不少市场中介也开启了主动营销,试图为那些想提前还房贷、想节约利息支出的人提供所谓的“转贷”服务。中介会先向购房者提供资金用于结清房贷,再让购房者以该房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款,购房者用该笔经营贷款偿还资金中介的借款并支付一定服务费。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发放的经营贷款,其对象一般为企业、企业主或个体经营者。而部分资金中介宣称“包办注册公司流程”,“帮助”购房者顺利获批经营贷款,实际却是利用购房者信息注册了一个无业务、无流水的“空壳”公司。这些看似“方便”的服务,却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甚至涉及违法违规行为。
近期缘何频现“提前还贷”骗局,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同样告诉记者,这类情况可能是消费者的认知错误或迫切心理导致。消费者只要看看自己手中的借款合同、手机银行就能找到银行的客户电话和贷款支行电话,联系这些电话或网络预约就能解决提前还贷问题。李亚直言,要识别这类诈骗,只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钱不能转给陌生人”。
多家媒体集体发声
证券时报刊发题为《妥善应对提前还贷难》的文章。文章指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购房者只要满足住房贷款合同所规定的提前还贷要求,银行就不应人为增加还贷难度、设置不必要的还贷门槛。将自己放在了客户的对立面,即便守住一时一地的利益,受损的品牌信用后续又该如何修复?
文章还表示,银行、监管等有关方面应尽早推出应对提前还贷的稳妥有序方案,既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顺应购房者还贷需求,又要保障银行住房贷款业务相对稳定,从而保障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中国经济时报6日刊发题为《理性应对“提前还贷”潮》一文。该文指出,应对“提前还贷”潮,“提前还贷”难,房贷按揭者、商业银行及相关部门都应理性对待,结合实际采取合理措施加以缓解,同时加强政策引导,稳民心、增信心,减负担、促消费。
房贷按揭者切忌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房贷利率、投资收益率等综合判断是否适合提前还贷。从减轻还贷负担的角度,若房贷利率居于高位达到5%甚至6%的水平,而自己又没有更好或超过房贷利率水平的理财方式,可以考虑提前还款。反之,若房贷利率较低,甚至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基础上下沉,有利率水平相近的理财方式可以选择,还款压力不大,则无需急于提前还贷。当然,有自身特殊情况的除外。
大象新闻6日刊发题为《“报复性”还贷,是因为不想再被“割韭菜”》一文。文中谈到,房贷对于银行来说是优质产品,从银行角度看,一定不希望看到房贷业务下降太快。于是,在“还贷潮”面前,个别银行拿出了不少“骚操作”。如:取消了线上还款通道,消极审批等。一番操作下来,可能排几个月才能还上,引发了不少人的抱怨。当然,还款人数暴增导致服务跟不上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如果经济环境、地产市场状况没有出现较大变化,现阶段提前还贷的需求就会一直居高不下。其实越是这种情况下,银行越应该努力提升服务、简化流程。即便损失了短期利益,但是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刷一大波“好感度”,积累更多无形也无价的品牌资产。
小时新闻5日刊发题为《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银行急了?银行需诚意,个人要谨慎》一文。文中表示,对于客户提前还房贷的风潮,银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按照当初约定的合同要求来执行,而不应当使绊子,故意增设门槛,让客户在漫长烦人的等待中不得已放弃原来的打算,这不是大企业应有的风范。毕竟留得信用在,就不怕没柴烧,应当以平常心看待当下的提前还贷潮。
但当前出现的提前还贷潮,如果不能及时扭转,严重起来会导致居民、银行、企业和政府多败俱伤的后果,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而不是靠拖和磨来解决,应当拿出诚意来解决。
红星新闻4日刊发题为《“还钱比借钱难”,还贷潮的“锅”不能全让购房者扛》一文。文中指出,显然,收益倒挂成为购房者提前还贷积极性高涨、而银行对此推三阻四的关键所在。但是,收益倒挂的“锅”不能全由购房者扛,银行基于助力国民经济复苏、民众支出结构改善、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应当进一步优化服务,切实降低提前还贷门槛。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齐鲁晚报、北京商报、每经网、中国经济时报、大象新闻、小时新闻、证券时报、极目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