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
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代表作《肆无忌惮》
林采宜,女,现居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经济与金融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兴业证券研究所负责人。自2011年9月加入国泰君安,先后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以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2013年从首席研究员升任首席经济学家。
2017年8月15日,林采宜在朋友圈宣布正式离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8月17日,林采宜正式加盟华安基金,现任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个人经历
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个人照
曾任中国银联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银行卡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金融学会副秘书长、《银行卡研究资讯》主编、《中国信用卡》杂志编委。[1]
自2011年9月加入国泰君安,先后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此外还担任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以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3年从首席研究员升任首席经济学家。
2017年8月15日,林采宜正式离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8月17日,林采宜正式加盟华安基金,现任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00:39
2021年第九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于1月9日-10日在上海举行。前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出席并演讲。
谈及双循环,林采宜认为,“内循环”是一个新名词,但不是一个新概念。在其看来,投资、出口和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在过去二十年当中,投资和出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从2011年、2012年开始,消费扮演的角色开始越来越重要了,而消费就是内循环的需求。
“中国从加入世贸组织后,紧锣密鼓的给别人生产产品,到后面渐渐随着百姓收入水平的上升,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给自己生产产品,实际上,外循环和内循环一直在切换”,林采宜说,自从2012年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后,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就越来越重要了。
“内循环不是无源之水,内循环本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她说,“前两年我就说过,把钱花光,为国争光。爱国主义怎么爱呢?很简单,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现在到了内循环这个概念上来说,我还是那个观点,只要消费能够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在未来它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她还表示,女人从来都是消费的主力,否则所有的营销为什么都冲着女性,特别是年轻的女性?
谈及日前被广为热议的消费降级,林采宜并不认可。
“女人主要负责花钱,这个话题我应该是比较有说服力”,她说,以往白领甚至是金领,都喜爱买爱马仕、LV等大牌,觉得出门有面子。但现在,陆家嘴白领却转为喜欢消费潮牌,“你现在还弄一个一二线品牌去出门,他觉得老土,你不够潮。现在的人们最爱表现的不是我有钱,而是我很时尚”。
林采宜以自己举例,“我以前也很追求大牌,但现在我很追求潮牌,为什么?潮是年轻的标志,所以现在有钱人都想让自己潮,所以是潮牌,不是因为消费降级买不起,而是为了表达我很时尚。现在大家收入都上去了,买一个一线品牌、二线品牌也不稀奇,谁买不起?本来你想证明自己有钱,可是消费升级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你想证明自己时尚,跟上时代。所以说从证明有钱到证明时尚,这是整个消费倾向的变化”。
“这是消费倾向的变化,这不是降级”,林采宜强调。
谈及消费结构的变化,林采宜表示,拉动消费的产业,不仅仅只是吃喝,人有了钱,生活好了,第一要活得好,第二要活得长,所以大健康、绿色食品、甚至环保衣物和绿色生活方式、运动健身、各种抗衰的保健品都成为消费新热点。
“我们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衰老,本来你的敌人是贫困,有钱以后,贫困消失了,那么对有钱的阶层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衰老,保健、抗衰(成为消费热点)”,她说,此外,我活得好,还要活的开心,心情不好肯定老的快、死的快,所以文化消费也成为热点。
“你想活的好、活的长,包含了多长的消费产业链,所以消费管理,第一个是时尚,第二个是给你制造焦虑,健康的焦虑、衰老的焦虑,(这样)消费全来了”。
此外,林采宜还特别谈到了医疗资源的短缺,“上海、北京等等所有的地方都欣欣向荣,唯有一个地方非常难受,像难民营,那就是医院,我住在人济医院东院的对面,你走进去看看大厅,很多找不到床位的人在吊盐水。医疗也需要供给侧改革,很多人生病以后,一床难求,所以学区房是问题,年轻一代的问题。年老一代的问题是什么,医院的病床一床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