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有几个人一开始就追随曹操?
纵观曹操帐下,猛将众多,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名将群。其中,以张辽为首的五子良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所谓五子良将,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这五人的统称,他们都极具统军能力,个人武力亦相当出众,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陈寿才会称他们“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然而,在五子良将中,大多都是降将,真正从始至终跟随曹操征战的其实只有一人。曹操自中平六年(189)陈留起兵后,招揽了大量降将,五子良将中有四位便是降将出身。
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最先是丁原部下,后归附董卓,后又依附吕布。建安三年(198),曹操诛杀吕布后,张辽开始跟随曹操,此后立下了赫赫战功。
于禁原为济北相鲍信的部将,即史书中所说的“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鲍信战死后,曹操取得兖州,于禁这时才正式开始跟随曹操征战,此时是初平三年(192)冬。
张郃最早是韩馥的部将,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后,张郃又转投袁绍。官渡之战中,张郃因被郭图恶意中伤,率众投降曹操,此时是建安五年(200)。自此以后,张郃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后辅佐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立下了显赫功勋。
徐晃原是白波军统帅杨奉的部将,曾力劝杨奉护送汉献帝返回洛阳。建安元年(196),曹操将汉献帝挟持到许都后,讨伐杨奉,徐晃这时转投曹操。
由此可见,张辽、于禁、张郃和徐晃四人都可谓是降将出身,并非是最早跟随曹操之人。与上述四人不同的是,同为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则是从始至终跟随曹操的爱将。
乐进是兖州东郡人,曹操则是在兖州陈留郡率先起兵,故而当时乐进便就此跟随曹操征战。在曹操帐下,乐进先后担任小吏、军假司马、陷阵都尉、讨寇校尉、折冲将军,最后官至右将军。
可以说,乐进基本参与了曹操前中期的历次战役,故而曹操称赞他“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遗憾的是,乐进在建安二十三年(218)便因病去世,谥号“威侯”,是五子良将中最先逝世的一位。25年后,即魏少帝曹芳正始四年(243年),乐进得以从祀于曹操庙庭,这足以凸显乐进在曹魏政权中所起的作用!
五子良将张郃曾是哪方诸候的大将?
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张郃是汉末一代名将,曾效力于袁绍,闻名河北。投奔曹操之后,就更不简单了。他在曹操麾下众多的“投降派”武将之中,脱颖而出,屡建战功,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不过张郃却不是张飞的对手,还被张飞打得屁滚尿流。那为何诸葛亮还非常忌惮他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所谓“良将”,就是善于排兵布阵、深谙兵法要义的将军,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良”了。当然,他们还需要有一定的武功,否则也无法被称为“将”。曹魏武将如云,武功比张郃高的人非常多。张郃能被评为“五子良将”之一,说明他的综合能力,在曹魏所有将领中,排得上前五。这样的张郃,岂容小觑?
此外,诸葛亮在夺得阴平和武都两郡后,率领大军在祁山扎营,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必定留在阴平和武都安抚人心,肯定不在祁山大营中,所以便派张郃与戴陵前去偷袭。谁知诸葛亮早已预料到司马懿的计策,设下伏兵,就等司马懿上当。果然,当张郃、戴陵率部杀到后,立即被北伐大军团团包围。张郃大展神威,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救出了戴陵,全身而退,如此能力,诸葛亮岂能不忌惮?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好局面,却因为张郃,在街亭一役彻底让曹魏翻盘。诸葛亮不得已,仅迁徙了四千多家民众返回汉中。最终的结果,马谡因此被斩,诸葛亮则自贬三等,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而此后,诸葛亮屡次北伐,都会遇到这位名将,也没有取得什么好成果。
不过,令人意外的却是张郃的死。公元231年,诸葛亮在撤退途中,司马懿派张郃去追击诸葛亮。尽管张郃知道,诸葛亮一定会在沿途制造重重埋伏,奈何军令如山,张郃拒绝不得,只得率军出发。最后在追击过程中,张郃被敌军一箭射中膝盖,因伤势过重而死。因此,有人分析,不仅仅是诸葛亮忌惮张郃,连司马懿都在忌惮他。张郃的死或许不是意外,而是司马懿借诸葛亮的手,干掉了张郃。即便不是如此,张郃的死,司马懿也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说到底,张郃的死,不是因为他求功心切,也不是因为他小瞧了诸葛亮,而是因为司马懿错误的战略指挥。如此才导致张郃既知前路有埋伏,也无法躲避。可惜了这个曾数度统兵的将帅,尽职尽忠一生,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