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曾经五次征伐北方的曹魏,后来在《三国演义》中被戏称为“六出祁山”。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乎是三国时代经典战役的最后大戏。而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始于《出师表》,终于五丈原的病逝。
但是在现实中,祁山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呢?历史上的祁山大致位置应该在今天甘肃东部礼县的祁山镇附近。祁山扼守着陇西古道,是蜀地进入关中与陇西的主要通道之一。
一、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姜维九伐中原
诸葛亮首次北伐就是走的这条古道,而后来在第一次北伐中就有了马谡失街亭、收姜维等著名的历史故事。蜀汉建兴五年(227年),丞相诸葛亮为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向后主刘禅上表《出师表》,兴兵北伐中原。从228年到234年,蜀汉以小国之力,对强大的曹魏发起进攻,这就是历史是著名的“六出祁山”。
其实“六出祁山”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在正史的《三国志》当中,诸葛亮出兵北伐只有5次,而其中一次是对曹魏的防御战,所以慢慢地就有了“六出祁山”之说。诸葛亮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通过北伐,实现以攻为守的态势。
在五次北伐中,诸葛亮三次选择从祁山所在的陇右地区为主要的进攻方向,而祁山也是后来姜维九伐中原(实际是11次)的主要进攻点。陇右地区正好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的位置,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
对于诸葛亮还有后来的姜维来说,汉中是北伐中原的关键所在,从汉中出发,必须需要翻越秦岭才能进入关中地区。史书记载,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所以在北伐之初就否定了魏延“子午奇谋”的战术策略,选择了从地势最平坦的陇右进攻。但是这条路虽然可以较好地减少大山的阻隔,但是路途遥远,粮草补给非常困难。所以说,做好战略部署就是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关键,而祁山就是其中北伐的战略要地。
但是祁山对诸葛亮为何如此重要呢?
二、祁山的战略意义
在《三国演义》中,祁山是一个时大时小的概念,它有时指代一个地方,有时指代一条道路,所以在小说中对祁山的描述特别的模糊。
地理名著《水经注》中则对祁山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汉水北,连山秀举,祁山在潘家之西七十里,水北有盐官,在潘家山之西五十里。”可以看出祁山与盐官、潘家山在同一个水系。所以,大概可以推断,祁山在西汉水北,盐官以西20里附近,大致与礼县的祁山镇相吻合。
祁山镇附近是西汉水的必经之地,祁山镇坐落于一个宽阔的平原地带,南临西汉水,北到天水尖山,东至盐官镇。
之前我曾亲自到祁山镇考察,祁山属于岷山山系的支脉。建造于汉代的祁山堡所在的祁山镇,就是在祁山中部的谷地间,祁山堡有一块孤立的丘陵,站在丘陵上可以看到这个祁山谷地的位置。
在蜀汉与曹魏的拉锯战中,祁山无数次地出现在史书和小说中。从南望去,在西河县境内就是重重的秦岭,蜀汉大军翻越秦岭后来到祁山镇,就相当于进入了一块开阔的谷地。
那里至今保留着一个名叫“川口”的地方,祁山正好扼守于谷口间,西汉水从祁山流过,北通天水,南通西和,是诸葛亮进入陇右与关中的关键要地,如果占领了祁山,则可以俯视关中,居高临下。同时可以利用西汉水,将漕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天水附近。
反观其他几条进军关中的蜀道,如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等,不仅仅没有水陆可以通道,甚至几乎每一条路都需要栈道才能前行。
相比之下,陇右的祁山地势平缓,更是汉中盆地进入秦岭最为便捷的通道,祁山堡的西南通向礼县附近,从那里可以进入羌中,连接羌人。姜维在继承诸葛武侯的遗愿后,就曾尝试联结羌人以图攻伐曹魏。蜀国向西北用兵,祁山必然是重要的桥头堡。
这里可以看作是进攻与防守的要塞,对于蜀汉来说,占领了祁山,很大程度上就取得了进入中原与关中的先机。诸葛亮在初出祁山时,就派赵云领兵出阳平关,进攻褒斜道,以疑兵的态势吸引曹魏方的注意,而自己则引兵出祁山走陇右大道。
文史君说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熟悉三国的朋友不可能不知,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只是五伐中原,无论是六出还是五伐,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祁山一直都是蜀汉进攻曹魏的战略要地。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大将姜维经常起兵北伐中原,每一次讨伐,祁山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但是作为一个小小的战略要地,最终也无法改变命运的走向。弱小的蜀汉,终究敌不过强大的曹魏。后来姜维在最后一次讨伐中原不久,司马昭就派邓艾与钟会攻灭蜀国,最后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刘禅投降,蜀国最终国灭。
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之后,地位一直非常重要,刘备称帝之后,任命为丞相,弥留之际,举国相托,对他的信任无以复加,诸葛亮呢,也不负所托,处理南中叛乱打理好内政之后,开始倾尽全力北伐。
可惜呢,诸葛亮亲自率军企图恢复汉室的几次北伐最后都雷声大雨点小,虽然给曹魏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还是没有完成当初的战略目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个。
首先,刘备的因素。歪史以为,刘备立国时期的理想背离了现实,他所在的东汉末年以及是士族豪强攫取了基层统治权的,朝廷对基层的控制就是皇子,高门大姓成为皇权的代理人,刘备要恢复的是西汉时期的汉,而不是这种汉。
显然,这样的理想和当时的基层格格不入,也就是无法取得基层的实际支持,这也是刘备从徐州、豫州到荆州都无法站稳脚跟的问题,他不愿意把权力还给基层,或者说基层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虽然这样保证了刘备集团的理想不被腐蚀,也导致自始至终刘备集团都是游离在社会主流之外,即使在益州后期有所改变,做出了相对的妥协,但是这种改变有限,世家大族对刘备集团毫无归属感。也自然不会倾力相助诸葛亮北伐。
第二,曹操移民策略奏效,在曹操占领汉中之后,派遣军队把汉中的户口全部迁往关中甚至邺城,导致汉中户口大减,即使汉中之战刘备胜利,但当时已经可以说是空城一个,此后发展有限。
诸葛亮北伐时期,距离夺取汉中不过10余年,在当时战乱人口大减的环境之下,通过自然繁衍显然无法补足足够的人口,没有人口就没有兵员、不能缴纳足够的税赋、粮草。这就导致诸葛亮北伐的物资要从蜀中运送。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运输数万大军的军粮,经过汉中到达前线,消耗巨大,效率极低,诸葛亮大军往往因为粮草不济而撤退无功而返。
试想如果当初,汉中有足够的人来支撑,或许北伐没有那么多的困难。
第三,这是诸葛亮本人的因素,蜀汉只有益州和汉中,地狭人贫,人口较少,三国中属于弱者,而北伐的对象是曹魏,当时实力第一,各方面的力量都碾压蜀汉。
和这样的对手作战,自然不能依托阵地,全军推进,但是诸葛亮走的是康庄大道,一直试图在正面战场消灭摧毁敌人,显然,事实告诉大家,正面战场无法击败曹魏,只有对方拖着,就能耗到诸葛亮自己撤军。
过于谨慎的性格加上短于奇谋的能力,诸葛亮的北伐自然无法取得大的战绩,别说灭国之战,就是给曹魏前线造成毁灭性歼灭打击都很难。
很多战役表明偏军用奇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桓温平蜀和邓艾入蜀都带有侥幸的成分,而诸葛亮第一次否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绝对是浪费了一次绝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