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点破“用工荒”真相?

日期:2023-07-27 11:02:22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可是这半年来,“用工荒”却频频占据媒体的头条。有报道称珠三角缺工人数已激增到200万,长三角用工缺口也超百万。两个“用工大户”都在告急,这让全国企业都陷入了焦虑。广东甚至将最低工标准提高21.1%,自今年5月1日起开始执行,以缓解“招工难”问题。

“用工荒”从年初一直“荒”到现在,到底是媒体炒作还是真实存在?以往火车站汽车站里那些或背着沉重的行囊或提着简单的行李、满怀希望投入打工热潮的农民工兄弟都去了哪里?本刊对话常年处在一线的企业管理者以及长期关注中国人力资源动向的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用工荒”将会推动产业升级

对话嘉宾:张鹏飞 上海虹迪物流有限公司总裁

虹迪物流:中国成长最迅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运作经营网络。员工600多人。

目前媒体对于“用工荒”这个问题报道很多,您作为一名管理者,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目前大家讨论的“用工荒”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劳动者的用工难上面。准确来说,是重复劳动的用工难。在我看来,这其实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以前一些低附加值的工种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去做。

目前一些企业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确实造成了一些困扰,但我相信这只是在短期内表现比较突出、比较明显,从长期来讲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对我们来说甚至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这是社会分工体系调整的一个标志性的表现,企业需要正视这种改变,去适应它。

您讲到“用工荒”问题其实是因为很多“重复性劳动”没有人愿意去做了,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张:其实很多重复性的机械工作可以依靠设备和技术的提升去完成,而相应的,那些原本在做简单体力或者机械劳动的劳动者就能被提升为操作仪器设备的技术人员,因而也获得更大的工作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能在工作中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原先很多企业在技术、设备的提升过程中,考虑到成本投入问题(譬如说他提升一个设备,企业的成本每年摊到一个产品上,可能需要20元钱,而人工做只要10元钱),就会不愿意用自动化的设备来做,转而采用人海战术。这种做法在以前某一个阶段可行,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样的战术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技术、设备的提升和发展;从长远来看,也迟早都会有矛盾出来。除了技术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也很重要,关键是要对工人有尊重有认同,这样工人才会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具体到虹迪物流,有没有遇到用工缺口,是如何解决的?

张:我们今年年初在沿海区域的个别项目上招人发现比以往要难一点,但是因为有公司内部长期以来积累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对新老员工起到了正向作用,人力资源部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和措施,因此倒不是什么大难题,也没有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是怎样的措施和调整?

张:虹迪物流的劳动密集性还不算特别高,和那些要招几千、几万人的大型企业有些区别,缺口不是那么大,但是从管理角度来说,主要是给这些基层工作应聘者一个远期的、看得到的愿景。

除了人力资源方面,还有其他措施吗?

张:我们做了很多系统的升级,包括自动化设备的改造,都做出了一些提升。国内的很多企业自己也开始做SAP系统(System application &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企业ERP系统之一)的实施,这样他们可以做到信息共享,在各个地方的信息都可以达到及时共享,很多处理基础信息的人就会从繁忙的信息处理中得以解脱。

另外,我们有独立的IT系统开发人员,也拥有自己独立的供应链管理IT系统,譬如说仓库里采用一些自动化流水线的拣货,就能避免很多工人在仓库中重复寻找,而是能够非常快地找到货物。自从我们运用了这个系统后,效率有了很明显的提升,速度是原来的2-3倍。也就是说,在仓库拣货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减少一倍以上的人手。

设备的更新或者新设备的采用,肯定是会增加成本的,这个成本应该怎样来消化?是不是效率提升所带来的利润或者其他的收益就可以抵消这个成本?

张:我们公司的管理层们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单就产品成本这方面来说,劳动者成本增加了其实对社会是个好的现象,因为劳动者工资增加后对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并不多,譬如说工人工资原来是2,000元,现在增加到3,000元;对产品来讲,假如原来卖2,000元的话,只要现在卖2,100元就有可能覆盖了劳动者工资增加的这部分。但是工人增加的这部分工资,大大提升了他们自身的购买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购买力。事实上这是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消费的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