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主要是讲述三国时期的谍战,重点围绕蜀汉和曹魏进行,主人公就是陈恭和荀诩。剧情大概说的就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决定北上征讨曹魏的时候,因为情报的疏漏,导致北上征讨失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同时也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密谍,代号为白帝的陈恭陷入两难的境地。
《风起陇西》剧情进行大半,很多人怀疑陈龚就是烛龙,会不会所有的人都在陈恭下的这一盘棋之中,他把每一个人的心里,每一个人顾及都摸的很透彻。每个人都是提线木偶。当年诸葛一出围魏救赵,让陈恭的父亲为了蜀汉利益而成为牺牲品。在大义面前是要有人做出牺牲,但当自己的家人成为那个被牺牲的人的时候,要接受太难。陈恭现在就如同他的父亲,站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两端,不知道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乱世之中的无奈却已经从他身上尽数体现了。陈恭真的心思太缜密了 ,好深的一个圈套, 好大的一盘棋, 所有人的感情和思维似乎都被他尽收眼底 ,太绝了!
冯膺和杨仪设局,让自己假装主动靠近李严,为李严设毒计,然后自己去见道人,事先故意把将军令经陈恭手给荀诩,让荀诩查到自己是魏谍,冯膺一旦被抓,再把李严贡出来和自己合谋,再让杨仪出卖自己,告诉丞相,一起扳倒李严。为了国家大义把自己生气置之度外。真乃义士。
只能说李严虽然很有心机,但是他太没有谋略了,每一次都可以一眼看清他的想法,心机和脑子是不能等同的;相反,看其他人的心机,冯膺,孝和,甚至包括郭淮,永远都不会想到他下一步的做法是什么,这才是有城府之人。
其实不然,应该不会改写原著,原著中烛龙是孤忠,孤忠又是何人?不是别人正式诸葛亮麾下狐忠,狐忠原型不是别人,就是马忠,看看马忠的履历自然懂了,所以,严格意义讲烛龙的幕后大佬就是诸葛亮本人。且听涛哥分解:
马忠(?-公元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建安末年(公元220)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以马忠为门下督。南中叛乱,任牂牁郡太守,别领一军讨平牂牁郡的叛夷。后任庲降都督,剿灭夷首刘胄叛乱。官至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先封爵博阳亭侯,后进封彭乡侯。
延熙十二年(249年)去世。马忠是蜀汉第四任庲降都督,在南中期间,他稳定秩序、处事果断、威恩并立,深受百姓的爱戴。
就算熟读《三国演义》的观友也很难发现狐忠此人,不过从细节中不难寻找狐忠。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历史中,都有李严督粮不力被诸葛亮罢免,李严还对诸葛亮感恩戴德的剧情,而此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李严的副将马忠,在此涛哥不过多介绍这段剧情了。
东吴的马忠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因为他俘获并斩杀了关羽、关平父子。至于蜀汉的马忠,很多人则比较陌生了。
吴国还有一个马忠:三国小将活擒关羽、斩杀黄忠,下场十分凄惨。此马忠和蜀国马忠并非同一人,所以《三国演义》刘备称蜀国马忠孤忠。当时刘备已经撤退回到永安,见到马忠并与他交谈一番后,对尚书令刘巴说道:“我虽然失去了黄权(当时黄权被迫投降了曹魏),但又得到了狐笃,这是世上不缺乏贤才啊!”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的称赞和肯定,无疑成为马忠人生的分水岭。虽然一年后,刘备就病逝于白帝城了,但是,对于马忠来说,却从此平步青云,成为蜀汉的重臣。
《风起陇西》陈恭并没有死。原著的最后,陈恭找到了烛龙的真身,揭开了真相。之后,他拒绝出任军谋司司丞,被调回成都任谏议一职,低调地过着日子。陈恭是古装军事电视剧《风起陇西》中的角色,由陈坤饰演。陈恭是蜀国的间谍潜伏在魏国,在得到魏国要窃取本国弩机机密之后,携带情报并与一魏国自动叛逃将军徐永安全退回蜀国。荀诩作为间谍中心分部门主管领导,先为防止弩机图纸外泄而正面与五斗米教、魏国间谍糜冲对决。虽然图纸还是流到魏国,但是荀诩发现蜀国上层有个大间谍,代号烛龙。“烛龙”不仅替换了陈恭的情报,还准备窃取蜀国连弩设计图,启动“青萍计划”在蜀国制造祸乱。荀诩返回蜀国,准备和陈恭里应外合揪出“烛龙”真身。荀诩成功阻止魏国窃取连弩机密,查出了隐藏在蜀国情报部门的内奸。
陈恭原型是三国历史上的小人物,史书没有过多记载。剧中,由陈坤饰演的陈恭是蜀国埋藏在魏国的一名暗探。表面上他是一名小小的天水太守府主记,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是,蜀国丞相府司闻曹驻天水地区的司闻校尉。在历史上陈恭,出生于东汉建安六年,颖川郡许县人。建安二十五年,十九岁的陈恭随父亲陈纪前往汉中。途中遭遇山贼,队伍中的同伴全部遇难,唯有年纪最小的陈恭侥幸生还。后来,他一直留在陇西,因为读过书,被天水太守府任命为书吏,从此一步一步升到主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