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顿就任之初,英国是实行金银双本位制,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存在,而这两种金属货币在当时存在一个价差,但牛顿犯了一个错误,他把黄金定价过高,而白银定价过低,很多人在发现白银被低估之后,便大量出口白银套现,按照当时的纪录可以看到,公元1699年,英国国内的金银比价为15.93: 1。而在同时的德国汉堡,金银比价却接近于15: 1。
于是,黄金会不断地流入英国,而白银则不断地流出英国。这个现象也发生在后来20世纪初的中国,由于欧洲与中国的白银价差,大量的白银被出口到其他各国,曾一年流出白银达6亿两之巨。
这样一个汇差的直接影响便是,英国国内白银存量快速下降,英国皇家造币厂很快就发现无银可用以铸币。经过这次的政策错误,牛顿在经过一系列深入思考后,在公元1717年秋天,向英国议会提交一份国策报告:放弃金银複本位制,让黄金作为唯一货币标准,并神奇地提出了一个换算公式,把英镑与黄金挂勾。这个公式便是,把英国的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便士。跟在英国之后,至十九世纪,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先后宣布施行了金本位制。
二战之后,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了美国,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拥有最大黄金储备量的国家,彼时美国作为世界的新老大哥,这次把各地的小弟叫来美国,不仅要整理美国本身的金融秩序,还要同时整理世界的金融秩序。于是,在公元1944年7月,全球44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在美国新罕布希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庄,召开了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史称为“布雷顿森林会议”。
在这个会议后,联合国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復甦。而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则保证美元能按照官方价格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并同时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贸易和债务的清偿手段。
但随着制度的执行,制度本身的缺点就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全球贸易量是不断增长的,与此相应的,流通的货币量势必随之增加。但黄金的储备量相对而言是稳定的,供给过多美元则不能保证全部都能兑换黄金,供给不足则国际清偿手段不足,此即着名的特里芬困境。
在会议结束后的几十年间,60~70年代爆发多次美元危机,1971年12月,时任美国尼克森颁布法令,宣布美国联准会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布雷顿森林的体制名存实亡。直到公元1976年,由于牙买加协定的出现,才有了现在浮动汇率的货币体制。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摸索什麽适合的货币体制,也一直在社会这个实验室裡试验不同的想法。近几年,虚拟货币兴起,隐隐有一种后起之秀的态势,或许,不久的将来,人类的货币体制又会迎来一个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人类货币史
作者: (加)戴维•欧瑞尔, (捷)罗曼•克鲁帕提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