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黄册要逐户填写。基层政府州、县按照要求制做表格(学名“清册供单”),然后通过里长(明朝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选人口多的十家为长,城中称“坊长”、近城称“厢长”、乡称“里长”)和甲首 (除里长外的一百户为十甲,每甲十户,每甲也选出甲首)逐一分发给各户,个户家长按照表格要求一一填写。黄册必须由家长本人填写;家长不会写字的,上报请人代写。如有隐瞒作弊,家长处死,家属流放。
现存黄册样本
其次,各级行政部门汇总,造总册。各户填写后,将表格交给甲首。甲首将自己下面十户信息汇总,交到里;里长将自己下面一百一十户信息汇总,造个里册,交到州县;县汇总信息造县册,连同里册交到府,府汇总信息造府册,连同里册、县册交到布政司;布政司汇总信息造司册,连同里册、县册、府册交到中央的户部(明朝四级行政区域自上而下为中央、布政司、府、县)。
所以,户部最终拿到的,是几万本里册、几千本县册、几百本府册和几十本布政司册。造一次册,户部要收到六七万本黄册。
黄册一式四份,一份上交户部,其它三份分别存于布政司、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因为送到户部的册籍必须用黄纸做封面,所以叫“黄册”。又因为黄册是赋税和徭役的依据,所以又叫“赋役黄册”。
除了填写程序严格,制做黄册也有很多要求。黄册用厚实的棉纸制作,不许用粉饰或漂白的纸张,以防虫蛀。黄册长、宽各为一尺二寸(正方形), 用粗棉线装订,尽量不用浆糊。如果必须用浆糊,那么要在浆糊里放入椒末驱虫。字体要求用工整的楷书。
更重要的是,黄册不是填一次就完事,而是隔十年就填一次。也就是说,地方的数据信息汇总上交中央一次,中央不但掌握即时的信息,还掌握动态的信息。
黄册对信息的掌控,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一个高峰(和君主制的发展同时达到高峰,这恐怕不是一个巧合)。从时间上看,黄册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坚持到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贯穿了整个明王朝的始终。这期间,黄册共造了27次,数量多达200万册。从空间上看,在明朝统治所有区域内,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都造了黄册,基本没有例外。
现存黄册样本
里册中每一户的信息,是微观数据;县府布政司的总册,是宏观数据。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用朱元璋本人的话来说,“天下虚实,尽皆于此”。
在玄武湖造专门库房,对黄册进行严格管理
黄册是王朝的命根子(钱袋子),必须进行严格的、集中的管理。管理黄册的地方应该同时满足几个条件:第一,足够大,能装下小山一样的册籍(想象下我们去过的图书馆);第二,足够机密,不能谁都能进去乱翻;第三,有防火能力,毕竟黄册都是纸做的,一把火下去,各级政府的努力都白费了,中央政府也抓瞎了。
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在“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的玄武湖建造库房,保存黄册,称“后湖黄册库”。玄武湖中岛屿足够大,四面环水与世隔绝,既能防火又可以保持机密。而且,玄武湖位于明代政治、经济中心的南京,政府部门调用黄册也方便。
此后,黄册库从未搬迁过。后来朱棣迁都北京,明朝政治中心北移动,黄册库仍留在南京后湖。
玄武湖上的库房一共建了七百八十七间。黄册的管理人员来自三个部门,户部出一名管理官员,监察部门出一名监察官员,另外再配一个明朝特色的守备太监,三个部门互相牵制,三个官员互相监督。另外,还配备三十个小吏,五十名监生和一百多个工匠,负责日常工作。日常工作包括防潮防虫、帮黄册晒太阳、协助有需要的部门和人员调用黄册等。
库房闲人免进,不闲的人也尽量少进。玄武湖边有士兵站岗,带刀配弓,五十步一哨。因为库房和陆地隔开,来往只能乘船。但乘船要主管官员批准,而且船只每月逢一、六日才开,最多开六天,平时锁着,贴上封条。
库房的防火措施也很严格。库房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沙子,晚上不许点灯,冬天不许生火,最近的厨房离库房也有一里地远。
南京玄武湖,明朝时的黄册库
黄册的积极作用:稳定政权,恢复经济
黄册制度在开始时,发挥了几个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通过黄册准确掌握了实际人口数字,成功控制新生王朝的命脉赋税钱粮,让政权得以稳固,社会回到正轨。
第二,政府通过黄册制度,掌握了人民在田亩人口等实际情况,赋税和徭役从实际出发,特权阶层逃避赋役有了一定难度,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赋役公平,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生产得以恢复,经济得以发展。
第三,黄册制度有效地遏制地方官员腐败。黄册在造册过程中有非常严密的规定(相关法规写进了《大明律》),数据相对真实。地方官员可以把黄册作为施政的依据,中央政府也可以根据黄册来监察地方官员是否存在徇私舞弊的行为。因为数据透明度高,黄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方官员的腐败。
但要注意,我们上面说的,都是黄册制度施行初期的一些积极作用。因为这项制度是朱元璋的重点工程,所以刚开始非常严格,管理也很到位。朱元璋去世后,明朝政府对黄册制度的管理就日益松懈,朱元璋理想中的“大数据管理”就变得漏洞百出,被各种钻空子,直到最后破产。
实际上,后来张居正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一条鞭法,放弃户籍改用田亩为依据来征收赋税,正是因为黄册制度没用了。
黄册制度的破产:中央阳奉阴违,地方拼命破坏
那黄册制度后来出了哪些问题呢?
首先,中央数据核查上出问题,甚至发展到没法核查。
黄册上交到户部后,中央需要派人进行数据审核,里册县册府册司册进行横向对比,十年前交的黄册和新交的黄册进行纵向对比,这个步骤叫做“驳查”。
驳查由国子监的学生负责,一次驳查要用一千两百名监生,花三个月时间完成,算一下平均每人驳查五十本。
但实际操作中,只有刚开始时监生们才认真完成任务,后来就各种磨洋工拖延工作,三个月拖一年,一年拖三年,三年拖十年,新一期黄册交上来了,上一期还没有查完。
再后来连人员都凑不齐了,监生们纷纷请假,什么病假婚假产假守孝假,想方设法逃避劳动。
为什么监生们不爱干活呢?因为待遇和工作环境太差了。
玄武湖黄册库房为了保密和防火,做了很多特殊设计。库房周边环境潮湿,还不让生火,冬天特别冷,夏天蚊虫多,监生们在岛上一干三个月,十有八九要生病。又因为进出管得严,生病之后不让随便出岛,不但没法医治,人死了尸体都运不出去。
而且,驳查这工作还不给钱,干出问题了还要抓起来查问。不给钱给点福利也行啊,对不起,福利也没有。当时监生想做官,得到相关部门实习一段时间,驳查黄册的工作连实习都不算,不计入这个时间内。
那问题就来了,驳查这么重要的工作,工资福利为什么搞得这么差?为啥让马儿跑有不给马儿吃草?
就是故意给你设置障碍。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地方和中央争权。地方信息越模糊,越容易糊弄中央,而朱元璋弄得这个黄册制度,真要完美地施行下去,那地方基本就没法玩了。
而明朝中央政府的官员们,在朝堂为高官,回地方就是缙绅,在地方是有很多利益的,他们打心眼里不希望中央把信息搞得太清楚,不希望黄册制度执行得太完美。
所以,中央政府高官们对黄册制度阳奉阴违,他们不能放火把玄武湖库房烧了,但可以纵容驳查制度出问题,对这些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有人一心为公,也抵挡不了其他所有人一心为私,人心所向,就是潮流。
明朝中后期,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后沦为流民
其次,下面拼命地钻空子,想方设法破坏黄册制度。朱元璋在黄册制度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但无奈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把黄册制度直接给玩坏了。
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有个人叫李四,买彩票中奖了,买了五十亩地,然后想逃税。他就可以给里长买二斤猪肉,请他把自己五十亩地分出四十亩放在四十个穷人的名下。这些穷人不识字,容易糊弄,填黄册都是别人替他们填,一人多了一亩的税,也不是很明显。这种虚报信息的方式叫做“飞洒”。
除了“飞洒”,李四还可以使用“死寄”和“投寄”的方式。所谓“死寄”,就是同乡谁家死绝户了,田亩变荒地,不必纳税了,李四可以把一部分田地放他名下逃税;所谓“投寄”,就是当时读书和当官的缙绅阶层不需要纳税,李四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登记到他们名下,这叫“投寄”。
登记时可以虚报信息,登记后还可以篡改数据。我们还拿李四举例。比如,李四在登记时,故意把家里人口书写错了,家里明明有五口人,写成四口。驳查人员一看这里有错误,做个记号,让回去改。李四再拿到黄册,把人口数改正确了,但同时把自己土地数据也改了,明明有五十亩改成五亩。黄册交上去,驳查人员再检查,一看做标记地方的错误改正,其它信息已经查过了就不看了,李四成功避税。
不但李四自己可以改,还可以买通别人改。比如,明朝就发生一个案子,运送黄册的人员收了贿赂,车子停在路上好几天,专门等着行贿的篡改黄册。
除了虚报信息篡改数据,人民群众还想出了终极大招:直接毁掉黄册,让你无据可查。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买通管理人员。当时有个案子,管理人员被买通,把一个黄册撕掉了几页。结果,这人离开玄武湖时被搜身,查出来了,作弊失败。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所以,买通管理人员乃是下策,人民群众有更高明的方式,就是用浆糊魔法召唤蛀虫,毁黄册于无形。
朱元璋时规定,黄册制造要求用一种叫黄檗汁染成的纸张做封面,要用棉线装订,这都是为了防虫。但下面在制造黄册时,偷偷使用石黄做封面,用浆糊装订,有的还在浆糊中掺杂一些蜂蜜,浆糊中有淀粉蜂蜜中有糖分,都是蛀虫喜欢的好食物。蛀虫在进餐的同时,顺便就把黄册一起毁掉了。
黄册制度中后期,这基本成了一种常态:朱元璋时期的黄册保存良好,而新交的黄册几年就没了。弘治年间统计过,现存黄册七十九万本,被虫子和人为损毁的达到六十四万本。八成黄册都出了问题。
中央驳查难完成,地方拼命钻空子,所以明朝黄册制度只是看起来很美,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数据透明,地主依然兼并土地,穷人只好四处流亡。
后来因为数据乱套,国家赋税征收不上来,所以张居正主政时开始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徭役都用田亩结算,以人口为赋役依据的黄册就失去了作用。
不过,黄册毕竟是朱元璋开创的制度,祖宗之法不可废,后湖黄册不能烧,于是黄册还是十年一造,造完有没人管,就堆到玄武湖库房里,死而不僵。
最后,我们简单说下黄册的结局。
崇祯自杀后,清军南下,南明小朝廷物资匮乏,就把玄武湖库房中的黄册拿出来做成纸甲,披在士兵身上,可以稍微挡一下箭矢(用火箭估计就惨了)。黄册也算为明王朝的延续发挥了一丢丢作用。
但黄册太多,还是没用完。到清朝时,有心人就把黄册卖废纸用于各项费用支出。比如靖南王耿继茂要军饷,清朝直接送去七十二万斤黄册,折银二万一千多两。
总之,经过反复折腾,玄武湖百万量级的黄册最后成功地弄得一本不剩,就连现在学者们用来研究的黄册,都是流落在民间的。
参考资料
《显微镜下的大明》马伯庸
《后湖黄册库探究与利用》王鹤
《明太祖时期户籍档案管理制度研究》李海丽
《中国古代“黄册”一词源流考》丁海斌、李晶晶
责任编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