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风云:因六卿制度称霸诸侯国,也因六卿制度而灭亡

日期:2023-07-25 12:09:28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翼城和曲沃

曲沃桓叔被分封的时候已经58岁了,春秋时期这个年纪已经是高龄了,但是曲沃桓叔人老心不老,且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因此来到曲沃这个地方后励精图治,将曲沃打造成晋国仅次于翼城的大城,由此以曲沃桓叔为代表的小宗开始和在翼城的大宗开展全方位的夺权斗争。

弑君夺权

晋昭侯七年(前739年),曲沃桓叔在晋国都城的内应大臣潘父杀了晋昭侯想要迎接曲沃桓叔即位,但晋国国人却不满曲沃桓叔的弑君夺权行为,起兵反抗,最终曲沃桓叔失败,退回自己的封地曲沃,而晋国人立昭侯之子平为晋君,史称晋孝侯,并且诛杀弑君的潘父,虽然曲沃第一次夺权失败,曲沃桓叔也在愤懑中去世,其儿子曲沃庄伯即位,但是曲沃小宗想要夺权的野心并没有因此结束。

曲沃代翼

晋孝侯十五年(前724年),曲沃庄伯又派人去都城弑杀了晋孝侯,并且乘乱继续攻打国都,不过晋国人在其他诸侯国的帮助下进行反击,再次击退曲沃的进攻,庄伯只好再次回到曲沃,而晋人立立孝侯之弟郤为君,为晋鄂侯。

晋鄂侯六年(前718年),晋鄂侯去世,曲沃庄伯觉得自己机会来了,乘着国丧再度发兵,但遭到周桓王的愤怒,在周桓王的安排下,虢公带兵讨伐曲沃庄伯,庄伯再次失败,灰溜溜的回到曲沃,而周桓王立鄂侯之子光为君,史称晋哀侯,曲沃庄伯两次夺权失败,忽略了上面还有周天子的存在,且当时周礼依旧强大,忽略宗法制只能遭到其他诸侯国的讨伐,于是曲沃庄伯和父亲一样在愤懑中去世,儿子子称继立,是为曲沃武公。

曲沃庄伯时期

曲沃武公的隐忍

有了爷爷和父亲的教训,曲沃武公不再盲目地出击,而是选择伺机而动,在没有任何把握的情况下,绝不会主动出击,因此一直积蓄力量选择最佳的时机,六年后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晋哀侯八年(前710年),晋哀侯觉得翼城经常被攻打,于是发兵攻打翼城南边的陉廷,想要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陉廷不敌,向曲沃武公求援,最终双方结成生死同盟,与晋军在汾水旁决战,晋哀侯不敌被俘,不过曲沃武公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并没有选择进攻都城,而是主动退回曲沃,积极派人游走于周王室和列国之间,不断宣扬晋哀侯这种无视周王室和周礼攻打周边封地的行为。

晋哀侯被俘

虽然曲沃武公此举成功扭转了曲沃的形象,但晋国人看到晋哀侯被俘后,立刻立了晋哀侯之子小子为君,是为小子侯,这让曲沃武公非常愤怒,自己虽然是小宗,但是能力和实力都高于翼城的大宗,但是晋国人死守周礼不放,不让小宗继承国君地位,一气之下,再次弑君,杀了晋哀侯。

曲沃再次弑君行为,遭到周桓王的愤怒,立即命令虢仲率兵伐曲沃武公,不敌王师的曲沃再次兵败,退回曲沃自保,随后周桓王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

小宗代替大宗

虽然这次夺权失败,但是惨痛的教训让曲沃武公已经明白了不能无视周王室的存在,而且得速战速决地完成夺权,不给其他诸侯国任何反应机会。

晋侯缗二十八年(前678年),积累实力以及抓住时机的曲沃武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兵征讨都城翼,速战速决,攻破国都后立刻斩杀晋侯缗,让周王室都没反应过来,同时曲沃武公为了拉拢周王室的支持,用掠夺来的各种财物贿赂新立的周釐王。

周釐王刚即位,丝毫没有政治经验,看到诸多财宝后将老祖宗的宗法制抛之脑后,毕竟无论是晋国大宗即位还是小宗即位,都是晋人自己的事情,反正都是晋侯自己的人,顺便还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史称晋武公。

晋武公

自从桓叔被封曲沃后,曲沃的小宗和翼城的大宗争夺权力长达76年,期间弑杀了五个国君,最终曲沃的小宗成功替代了大宗,但也成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开始,也让晋国国君自此开始不信任公族。

公族的覆灭

晋武公在位两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姬诡诸继位,史称晋献公,不过因为在曲沃代翼的过程中桓叔、庄伯的后代子孙们在屡立功勋,分封较多,势力也不断扩大,眼见前面小宗代替大宗的例子,这些小宗们的公族也开始试图上演曲沃代翼的斗争,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威逼利诱晋献公,这让晋献公非常忧虑,深怕自己哪一天也重蹈曲沃代翼的覆辙,于是找到自己的首席谋士士蒍商量,于是一场针对晋国公族的屠杀计划开始。

晋献公杀公族

在士蒍的计划下,首先在晋国公族内不断宣扬晋国公子内部出类拔萃的人的坏话,这些人被称为“富子”,经过不断地宣扬,引起其他公族们的仇视,最终联合公族先除掉这些富子,让公族们没有领头人。

除掉富子后,下一步就是去掉公族内部有势力的家族,这些人被称为“游子”,通过制造矛盾,让他们互相猜忌内耗,相互攻击,最终这些势力强大的游子被诛杀殆尽。

最后,为了“奖励”这些出力的公族,晋献公特地在新建了一个叫“聚”的城池,将剩下的公族们全部迁移到这里居住,因为聚成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不仅两侧有水形成天然护城河,而且背靠中条山,向南可以抵挡周王室的都城洛邑,东西南三面地区都可以屯兵,地理非常完美,因此各位公族也是非常满意,纷纷前往,然后等待晋献公的其他封赏。

公族覆灭

然而等待他们的只是血腥的屠杀,晋献公八年(669年),晋献公派兵前往聚城外面,突然发动袭击进攻,最终在晋献公的命令下,聚集在聚城的晋国公族全部被屠杀殆尽,最终晋献公几乎清除了晋国内部全部的宗族,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也让晋国是各个诸侯国中公族人数最少的诸侯国。

晋献公争霸

由于公族势力的覆灭,晋国内部亲情不再,所有的职位不再任人唯亲,晋国内部也不能以家世混饭吃,只有能力的人才能上位,最终大量的有用之才纷纷进入晋国,而晋献公本身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任用这些才能之人,在位时期先后消灭虢国、虞国、霍国、杨国、芮国、魏国、荀国、耿国、冀国、骊戎、赤狄等国家和部族,至此黄河中游地区都成为晋国的领土,晋国一跃而成成为当时的霸主。

晋献公争霸

六卿的确立

庶子上位

晋献公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太子申生被废杀事件,因为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借此想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于是不断进谗言,最终在骊姬诬陷太子下毒毒杀晋献公后,太子申生自杀,另外两位有力的竞争者公子夷吾和重耳先后逃亡其他诸侯国,最终骊姬儿子成功上位,庶子上位后,为了保证他顺利即位,献公甚至与大臣立下规矩,非世子的公子都不可以在晋国国内待着。

骊姬也是赫赫有名的女人

里克弑君

晋献公去世后,奚齐即位,但是前太子申生的老师里克不满,收买义士在晋献公葬礼上弑杀了幼主奚齐,想要迎接在外面的长公子夷吾和重耳,不过晋献公的托孤大臣荀息却没有认同,为了晋国朝政稳定,没有捉拿李克,反而立骊姬妹妹的儿子倬子为新的国君,里克不甘心,再度弑杀新君,而荀息则感觉愧对晋献公的托付,悲愤之中选择贼晋献公墓前自杀,晋国开始大乱。

里克弑君

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迎立在外的两位公子成为晋国的重要事情,于是纷纷派人迎接在外的两位公子,而两位公子身边也有不少谋士出谋划策,这些人也成为夷吾和重耳回国后的功臣,自然被投桃报李,担当重任,早在晋献公的时候,很多家族都已经开始登场,替晋献公不断征战,甚至有很多家族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选择站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郤氏,直接在这两人身上押注。

晋惠公回国

先回国的是夷吾,为晋惠公,重耳继续在外待着,晋惠公时期,他也看出家族势力的强大,已经诛杀了一批人,但是后来的重耳在外十九年又培养了新的一批家族势力,跟随重耳回国,这些人也是后来瓜分晋国的祖先,包括狐堰、赵衰、魏犨、胥臣等,尤其是狐堰,在重耳黄河渡河回国的时候,直接赤裸裸的要求重耳保证他们家族未来的利益。

重耳回国之后为晋文公,和晋惠公一样,晋文公回国后都没有壮大公族的力量,反而各个家族势力不断扩大,因为家族很多,必然要争夺利益,只能对外扩张,尤其是城濮之战,晋文公本来就不想打,但是几乎都是国内大臣拉着他去打的,因此,晋文公的时候,家族势力已经开始逐渐凌驾于国君的利益之上。

晋文公回国

晋文公四年(前633年),晋文公正式创立三军六卿制度,这个制度将晋军的主力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军设立将、佐各一名,这就是六卿,六卿出将入相,掌管军国的军政大权,其中中军将地位最高,为正卿,执政晋国,三军六卿制度的出现,成为后来晋国称霸天下的基础,也是晋国彻底覆灭的基础。

晋文公与五贤

家族的斗争

因为晋国没有公族,国君的力量非常弱,很容易出现权臣凌驾于国君之上的事情出现,一旦出现权臣做大的情况,晋国国君不一定能掌控局面,尤其是后面的晋灵公、晋厉公,根本压不住局面,而在晋襄公时代,狐氏、赵氏争权,甚至一度出现了中军将和执政卿合二为一的情况,让晋国的军政大权都在赵盾手上。

六卿势力越来越大

因为晋国家族很多,先后有十一个家族担任六卿职位,但是僧多粥少,这些家族必然会发生竞争,因此后面还出现了三军三行、四军八卿、五军十卿甚至最夸张的六军十二卿的制度,一度堪比周天子,而这些家族为了竞争,也选择优秀的继承人来继承家族族长地位,而不考虑嫡长子继承制了。

比如韩厥选择小儿子韩起而不是嫡长子韩无忌做继承人,而韩起因为高寿,让韩氏从晋国最晚出现的家族最终笑到了最后,而赵氏则选择了出身最低的赵无恤继任,也正是因为如此,晋国在三军六卿制度下出了很多的猛人,可以说晋国的对外扩张,完全都是晋国这些家族在不断推动。

三家分晋

虽然晋国内部有很多家族,但是在晋国内部斗争中,很多家族都覆灭,最终笑到最后的只有三个家族。

狐氏:前621年狐射姑与赵盾斗争失败逃亡

胥氏:前573年胥童因厉公被杀逃亡、

先氏:前596年先彀因担心泌之战战败被追责而勾结戎狄造反被杀

郤氏:前574年三郤被杀

栾氏:前550年栾盈曲沃叛乱被镇压

范氏:前490年晋国第一次内战失败范吉射逃亡、

中行氏:前490年晋国第一次内战失败中行寅逃亡;

智氏:前453年晋国第二次内战失败智伯被杀,本来智氏是最强大的,甚至有机会像田氏代齐一样,结果在晋阳之战大败。

韩赵魏三家分晋

剩下的韩赵魏三氏谁也无法奈何得了谁,也灭不了对方,加上各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封地,且自己的封地内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和制度,而晋国也空有皮囊,最终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年)三国分晋,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名存实亡,也标志着更乱的战国时代来临。

总体来说,从晋文公开始的六卿制度一直持续到晋国的覆灭,虽然先后晋国有12位国君在位,但是六卿制度从未变更过,不管晋国内部各个家族怎么争权夺位,六卿制度只有人员的增减,但制度从未变更,最终晋国国君权力越来越弱,地盘越来越小,异氏卿族越来越强,领地越来越大。

他们不断竞争,在竞争已经达到上限的时候,最终瓜分了晋国,虽然六卿制度导致晋国的覆灭,但是因为六卿他们的才华能力高于国君,晋国才能在春秋时期屹立不倒,长期处于霸主的地位,这也算是另一种角度来看吧!

责任编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