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以文制武体制,传统皇权预防军人政变的经典制度建设

日期:2023-02-07 11:34:45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暴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接过了哥哥的统一大业指挥棒,是为宋太宗。公元979年,赵匡义亲率大军攻灭北汉,至此,唐末以来的所有割据政权全部被荡平,大宋王朝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但依旧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赵匡义的面前,那就是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燕云十六州是被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后晋灭亡后,后来的历任中原王朝都不承认割让条约。

燕云十六州在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带,历来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去燕云十六州,华北平原将无险可守,北方的骑兵可以一路平推到黄河岸边。赵匡义当然知道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于是在攻灭北汉的军事行动结束后,宋太宗迅速发起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但因为准备仓促,导致行动失败,赵匡义在混战中还中了一箭,险些丢了性命。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后,赵匡义吸取教训,积极备战,于986年再一次发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此次北伐宋军兵分两路从西、东两路并进。西路军总指挥为潘美、先锋为北汉降将杨业,东路军总指挥为曹彬,东路军是主力,有20万宋军,西路军为偏师,担任敌后袭扰任务。

因为此次行动出动了宋军所有的精锐,宋太宗不敢放权给前线将领,由自己亲自担任统帅,在千里之外的汴梁遥控指挥作战,结果可想而知,前线将领无法做的临机应变,又要受到文官(监军)的制约,导致指挥系统失灵,使得宋军庞大的人数优势无法发挥出来,最终导致北伐失败,宋军损失10多万人,这都是多年战争下的老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北伐的失败使得宋辽之间的形势转变,宋朝由战略主动变成了战略被动。而大量老兵的损失也使得宋军的整体素质悬崖氏下降,宋军的战斗力更加孱弱。

宋太宗北伐失败后,并没有吸取以文制武的军事体制的失误,而是继续实行,甚至愈演愈烈,在后来的宋仁宗时代,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名将狄青更是遭到了整个朝廷的猜忌,最终郁郁而终,以至于有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宋军的战斗力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越来越弱,大宋的统治者用这种近乎自残的行动解决了军阀问题,最终北宋亡于女真人的金国之手,南宋亡于蒙古人的元朝之手,真真是机关算尽空费了,反误了卿卿性命。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