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登基后,为何要推行察举制?察举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日期:2023-06-26 12:16:14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就这样,到了部落时代后期,随着各大部落开始进行战争,相互进行兼并。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形式,被进一步强化了。比如说,黄帝所在的部落,打败了一个其他部落。那么接下来,黄帝就要派自己的儿子,去管理这个被征服的部落。

而接下来,黄帝的儿子到了新部落之后,因为他有统治权,所以同时也就有了优先繁衍的权力。同样,再往下一代,黄帝儿子所生的儿子,在这个部落当中,同样也都拥有优先繁衍的权力。

就这样,经过连续三四代人的繁衍之后,这个被征服的部落内,绝大多数的人,就都是黄帝的后裔了。如此一来,黄帝的直系后裔,自然就成了这个部落内部的统治者。而那些非黄帝后裔的人,自然也就成了被统治者。而被统治者,往往就没有繁衍和择偶的权力。

所以经过几代人的繁衍之后,那些非黄帝后裔的人,往往就逐渐绝后了。而这个部落的人,也就都成了黄帝的子孙后代。

请注意,以上这些,并不是后世的历史爱好者瞎编的,而是真的有科学依据的。根据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分析,中国男性的Y染色体,基本上就只分成三类。这也就意味着,在几千年以前,可能只有三个男人,成功繁衍了后代,一直传到今天。而其他绝大多数的男性,基本上都绝后了。

所以,所谓的炎黄子孙,很有可能并不是一个代称。而是我们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可能真的就是这两位老祖宗的后裔。

因为部落时代的这种特殊性,所以接下来,只有黄帝,或者说征服者的子孙,才能有机会繁衍后代。而接下来,当黄帝的子孙后代,开始成为统治者之后,自然也会找自己的近亲和朋友,来帮忙控制这个部落,在部落内担任重要工作。

就这样,世禄世卿制,逐渐出现了。

从部落时代后期,一直到战国末期,整整上千年的历史当中,中国人都是以血缘关系,作为主要的选官参考指标。最核心的统治者,往往就会让自己的直系亲属,去担任重要官职。而且这些直系亲属,也会选择他们的直系亲属,去做自己的手下。

最终,依靠这种血缘关系,一个庞大的统治结构,就初步形成了。

从夏朝一直到到西周,这种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的选官制度,一直在不断细化。这种制度的核心,就是血缘关系。而到了西周时代之后,这种选官制度,更是发展到了极致,演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分封制、世禄世卿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

简单来说,天子在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的位置,其他庶子直接被分封到各地,去担任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的位置,庶子在诸侯国内担任大臣,也就是士大夫。

在这套制度下,普通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几乎是完全没有任何机会做官的。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名义上他是一个隐居的贤者,被周文王发现之后,成了周文王的重要大臣。但实际上,姜子牙其实也不是平民,姜子牙的祖宗是伯夷。这位祖宗曾经在尧帝在位的时候,担任重要职务,基本上就等于姜子牙在周朝的地位。

只不过到了姜子牙这一代,他们家没落了而已。

再比如说,后来春秋时期,秦国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名臣百里奚。百里奚确实混的很惨,但人家其实也是虞国的王族后裔。而虞国王族的祖上,就是周文王他二大爷。

所以在先秦时期,底层百姓几乎没有任何上升通道。而且,因为当时部落或者诸侯国之间,常年相互打仗,底层百姓的死亡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的老百姓,都被淘汰了,自然也就没能力去反抗那些统治者。

不过,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冶铁技术进一步发展,情况开始不一样了。

在之前的时代,因为生产技术落后,单独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很难独立在野外生活。但是冶铁技术成熟之后,就算是几个人,只要带着足够的工具,也能跑到野外去活下来。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被压迫的底层平民,自然就不甘心再被压迫。就算我没能力反抗,大不了就直接跑呗!反正换一块地方,我自己也能活下去,那为什么还要受你的压迫呢?

所以,到了战国时代之后,这种特殊的情况,开始倒逼社会进行改革。统治者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给平民一条上升通道。因为只有当平民拥有上升通道,觉得有希望活的更好的时候,他们才会愿意被继续统治,国家才能不崩溃。

就这样,在战国初期的时候,各大诸侯国开始纷纷进行变法。变法搞得好,国家很快就能强大起来,因为底层百姓愿意出更多的力气,建设国家。而不进行变法的国家,最后往往也就被逐渐兼并淘汰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原本地处中原西部的秦国,应该是做的最好的。秦国当时在商鞅的改革下,制定了一套二十等军功制。在这套制度下,普通秦国百姓,也能通过打仗得到爵位,成为真正的贵族。

而除了秦国之外,同为战国七雄中的魏国,应该也算是变法比较成功的一个。而且,魏国也发明出了另一条上升通道,那就是所谓的养士!在魏国改革之后,普通平民虽然不能做官的,但是却可以给贵族做门客。如果是给大贵族做门客,那么这个门客的社会地位,其实也不低于一些基层官员了。

这两条路,后来都对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秦国这边,有了逆袭的机会,接下来,大量的秦国百姓,开始积极踊跃参军入伍,并且热衷于上阵杀敌。所以接下来的百年时间里,秦国不断向外扩张,最后到了秦始皇这一代人,终于彻底扫平了天下。

不过,等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新的问题就出现了:按照秦国原本的制度,平民只有打仗,才能有机会翻身。而如今,中原已经统一了,战争已经越来越少。如此一来,普通老老百姓就再次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只能不断被秦朝统治者压迫。

所以后来,秦朝只存在了十四年,就被大家给推翻了。

秦朝的灭亡,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在这些原因当中,上升通道关闭,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而接下来,经历了楚汉战争之后,汉朝再次统一了中原。所以这个问题,就又摆到了汉朝统治者面前。

最开始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就是那位汉高祖刘邦。

刘邦在位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还不是特别在意。因为当时的主要矛盾,并不是平民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刘邦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打败项羽,然后解决那些异姓王。等到这些问题都解决完之后,刘邦也就去世了。

而对于平民来说,经过了一场秦末战乱的洗牌之后,生产资料被重新打乱分配,暂时矛盾也还没那么大。所以在这个时期,上升通道的问题,并不是特别重要。

但即便如此,刘邦还是做了一点事情。刘邦在位的时候,曾经下令给地方官员,让地方推荐当地最有才学的读书人。如果经过中央考核之后,这些读书人确实有真才实学,那就让这些人做官。

刘邦的这个选择,就成了后来察举制的最初原型。

刘邦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实也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刘邦早年的时候,就曾经做过魏国贵族的门客。所以刘邦对于选拔推举门客这一套,还是很熟悉的。而这一套规则,后来也就逐渐成了汉朝选拔官员的基本规则。

当然,在汉朝初期的时候,最主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其实还是世禄世卿制。毕竟,老刘家有那么多亲戚,那些开国功臣,也都有各自的一大堆后裔。要是不能先满足这帮人的就业需求,汉朝皇帝的宝座,估计早就被掀翻了。

不过在刘邦之后,接下来在吕后称制时期,以及文景之治时期,这几十年的汉朝高层,也没忘了继续选拔人才。当然,这时候的选拔制度,还比较粗糙。比如说汉惠帝在位时期,基本上就是让地方政府,选拔善于种地或者有学问的人,免除他们的徭役,同时给予一定的奖励。表现特别好的话,可以在县这个级别,担任基层政府官员。

在这种制度下,普通百姓其实依然没有上升通道,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些。

所以,在文景之治时期,底层平民的上升需求,还是不是特别强烈。

然而,到了汉景帝在位后期的时候,随着汉朝开国时间越来越长,社会逐渐出现固化的现象。这种平民的上升需求,开始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举个例子,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著名大侠,名叫郭解。这个郭解,虽然不是政府官员,但是却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了当地有名的大侠,然后大家都得买他的面子。甚至于到了后期,郭解的个人影响力,比当地郡守还要大。汉武帝让他搬家,他都能找到大将军卫青替他说情。

就这样,郭解相当于通过另一种渠道,完成了自己的阶层上升。虽然他没有明确的官职,但他的影响力,已经不逊色于一般的郡守级官员了。

这种事情,对于郭解本人来说,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是对于汉朝整体来说,那就是一个噩梦了。如果有很多像郭解这样的人存在,那么这些人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就可以逐渐取代政府。到了那个时候,汉朝的天下,估计也就快没了。

而郭解这种人的存在,也不是个别现象。因为当时缺乏明确的上升通道,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做一个有声望的大侠,反倒是最有希望的一条路。

正所谓堵不如疏。如果汉朝政府,坚持不给老百姓上升通道,那么接下来,底层百姓的反抗就会越来越强。反倒是给他们一条上升通道,可以疏解这种压力,而且可以为国家选拔更多的人才。

就这样,察举制应运而生了。

察举制最初出现,其实是在汉文帝时期。汉文帝在位的时候,已经注意到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需求。所以接下来汉文帝就下令,让地方政府推举有才能的读书人,来中央考试。中央这边,由汉文帝亲自出题,对这些读书人进行考核。而考核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和治国有关的内容了。

通过这种形式,汉文帝后来确实选拔出了不少优秀的人才。比如说著名的策论家贾谊,以及后来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基本上都是这么上来的。

从汉文帝开始,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汉朝对这套制度不断进行细化。到了汉武帝即位之后,相关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汉武帝才有确立察举制的能力。

除此之外,汉武帝登基之后,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匈奴问题。而如果想要解决匈奴问题,就必须要倾尽汉朝全国之力,去和匈奴打仗。如果想要开战,汉武帝就必须得先统一国内的思想,同时降低国内的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在公元前134年这一年,汉武帝会同时做了两件大事。一件就是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另一件事,就是设立察举制,给底层百姓一条上升通道。

这两件大事,说到底,都是为了解决国内问题,未来可以更好的和匈奴打仗。同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件事,其实也是在给天下的读书人,划了一份考纲重点。如果没有罢黜百家,以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考试就没法考了,因为根本没法确定统一的标准。

因为文景两代皇帝的准备,所以汉武帝确定察举制的时候,这套制度其实就已经很成熟了。而从汉武帝开始,接下来的几代汉朝皇帝,又不断对考试科目,进行增添删减。所以最后,汉朝的选拔考试,就分为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

简单来说,孝廉考试,就是郡守或者诸侯王,推荐自己辖区内比较孝顺的人才。茂才考试,就是汉朝高层官员,每人推荐一个普通人做官,每年有资格推荐的大臣,大概在二十人左右。

察廉考试,指的是政府推荐低级官员。光禄四行,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跟班当中,挑选有才能的人做官。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指的是官员通过向皇帝进献有价值的建议,然后可以被提拔。

贤良文学,指的是个人品德不错,有资格参加国家组织的经学统考,然后考试结果也比较好,这种人可以直接做官。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当年就是走这条路上位的。

孝弟力田,指的是个人在当地比较孝顺,或者耕种比较努力。这样的人,可能才学差一点,不够资格被推荐。但是经过地方政府发掘之后,可以在当地担任基层官员。通过孝弟力田考核的人,以后还可以通过察廉考试,进一步升迁。

而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这三种考试,就有点类似于专业官员选拔了。如果你学法律学的特别好,或者特别擅长经学,亦或者特别懂阴阳五行之类的学问,就可以参加这类考试,成了对应的专职类政府官员。

至于最后的勇猛知兵法,则是可以简单理解成后世的武举考试,这是用来选拔武将的。

总之,察举制其实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制度,几乎涵盖了汉朝内部的每一种人群。自此之后,不管你是老百姓,还是贵族之后,都有了上升的通道,都有机会做官。后来整个两汉时期,大家玩的都是察举制。

而到了三国时代之后,魏国又进行了制度革新,搞出了一个九品中正制。此后南北朝时期,大家有进行了各种改良,但本质是其实都是推荐制。

不得不说,察举制的出现,在当时来看,其实是很先进的。因为自此之后,普通百姓就有了上升通道。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当中,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但同时,察举制的弊端,也是相当明显。因为察举制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推荐。所以最后,那些掌握了权力的大人物,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推荐自己的亲朋故旧。或者和其他拥有这个权力的人,进行互换推荐。

所以在这之后,一个又一个的世家,开始逐渐出现。世家在他们所在的地区,往往拥有绝对的推荐权力,可以确保自己家每一代人,都有人去做官。而当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孙,通过这些上升通道之后,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自然就又被占据了。

所以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推荐制度,就逐渐成了世家大族手里的游戏。然后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再之后,到了隋唐时期,大家觉得这套制度实在是弊端太大,最后就退出了科举制。

当然,总得来说,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还是很有用的。至少这套制度推行之后,汉武帝可以更加方便,招揽全国的人才,底层百姓也有了上升通道,国家意志开始高度统一。而再之后,汉武帝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和匈奴进行真正的对决了。

责任编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